通过解除紧张情绪能缓解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通过缓解紧张情绪,能够缓解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心房纤颤,这些心律失常通过调整情绪,都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1、窦性心动过速:一般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窦房结发放冲动频率加快而引起的心动过速,多数是情绪紧张、激动、运动、劳动时引起,某些疾病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贫血、发烧也可以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发作。这种窦速除了针对病因进行处理以外,通过调整情绪,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紧张、激动,对窦性心动过速的缓解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使心率进一步减慢;
2、早搏:早搏是由于心脏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冲动而引起的过早搏动,不管是房性早搏、室性早搏,还是房室交界性早搏,如果是偶发的早搏通过自我调整,包括调整情绪,避免情绪紧张、激动,就有可能使早搏自行消失。对频繁发作的早搏,通过情绪的调整也有利于早搏的恢复,必要时还可以在调整情绪的基础上配合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使早搏得到控制;
3、心房纤颤:是心房以350-600次/分的频率发放冲动而引起的一种心律失常,房颤可以见于冠心病,也可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或其他的器质性心脏病。房颤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心室率比较快,节律不规整,对心脏射血和功能影响比较大。如果在情绪紧张、激动的情况下,会使房颤心室率进一步加快,而通过调整情绪可以使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强,使心室率减慢,尽管不能使房颤恢复窦性心律,但有利于心脏射血和功能的保护。
总之缓解紧张情绪,对多种心律失常都有缓解的效果。有些可以直接使心律失常恢复正常,有些可以使心律失常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