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抗组胺药物有哪些
儿童抗组胺药物是指通过与组胺受体结合,起到拮抗组胺作用的一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哮喘等。抗组胺药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三类,包括代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以及第三代抗组胺药物。
1、代抗组胺药物:常见于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苯海拉明、盐酸赛庚啶等,较容易透过血-脑屏障,有可能产生中枢抑制,故也称镇静性抗组胺药。可引起儿童嗜睡、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反应,长时间应用还可能会影响到婴幼儿的认知功能,以及学龄儿童的学习情况,所以不推荐长期应用;
2、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常见于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化学结构特征与代基本相似,主要是改善了不良反应。所以在相同治疗剂量的情况下,没有或较少出现中枢,但可能会偶发心脏,如儿童可能出现心慌、心悸等表现;
3、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常见于盐酸非索非那定、盐酸左旋西替利嗪等,较第二代药物性更高,在临床的应用更多,而且也是相对比较的药物。对于需要学习的儿童,应尽量选择第三代抗组胺药物。
由于儿童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所以较容易发生过敏情况。在发生过敏反应后,通常会表现为瘙痒、水疱、打喷嚏等症状,建议治疗的同时明确过敏原,远离过敏原。如果儿童过敏的症状比较严重,可适当遵医嘱服用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实时热点
推荐医院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