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宝宝是病理性吐奶
临床上宝宝出现吐奶较为多见,且大多都是生理性吐奶,称为漾奶,但也有少数宝宝为病理性吐奶。判断宝宝是否为病理性吐奶,通常可以根据消化系统反应、呕吐物性状、精神状态、体重变化等方面进行判断。
1、消化系统反应:如果宝宝是由于病理性因素所导致的吐奶,通常吐奶时呈喷射状呕吐,程度较剧烈,且吐奶量较大,吐奶次数也比较为频繁。如果是由于先天性发育畸形所导致的吐奶,如先天性幽门肥厚或狭窄的宝宝,喂奶之后半小时之内就会吐奶,而且吐奶量较大,可能会从口腔、鼻腔中涌出;
2、呕吐物性状:如果宝宝是由于先天性肠道闭锁所导致的吐奶,呕吐物里可能会含有黄绿色的胆汁,基本可以判断是病理性吐奶,因为正常的生理性吐奶不会出现黄绿色胆汁;
3、精神状态:在吐奶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萎靡不振、精神比较差,部分宝宝甚至还会伴随抽搐等症状,通常提示宝宝患有颅内疾病,如颅内出血,或者急性脑炎、脑膜炎等;
4、体重变化:通常生理性吐奶的宝宝食欲正常,体重稳步增长,对于病理性吐奶的宝宝,其食欲会明显下降,出现体重不增或者下降的情况;
5、其他方面:宝宝伴有呼吸道感染时,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咳嗽可使腹压升高,会导致宝宝吐奶的情况,也容易出现抽搐、前囟隆起等神经系统症状,也可判断为病理性吐奶。
对于病理性吐奶的宝宝,可以将其抱起使头偏向一侧,以便于奶液顺利流出,以免造成呛咳的情况,避免给宝宝身体造成较大伤害。在平时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宝宝受凉,奶具要保持干净卫生,可以多到户外晒太阳,以促进宝宝健康成长。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