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血小板高的原因
产后血小板升高的原因是孕妇存在高凝体质、孕妇贫血。
产后血小板升高的原因通常包括以下两种。首先,孕妇是一种高凝体质。产后血液需要快速凝固,以快速止血,防止产后出血。因此,产后血小板可能升高。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其次,产后血小板偏高,这也可能是由母亲缺铁性贫血引起的。由于孕妇在怀孕期间铁摄入不足,或生产期间合并出血,孕妇可能患有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本身可导致血小板反应性增加。可以检查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必要时可以进行补铁治疗。
血小板增高治疗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预防并发症。另外一个方面是降血小板治疗。预防并发症是指血小板增高可以导致血栓或者是出血的发生,如果血小板增高仍然小于1000x10^9/L,导致血栓的风险大,需要口服阿司匹林进行预防。而如果血小板增高大于1000x10^9/L,仍然小于1500x10^9/L,阿司匹林需要减量,如果血小板增高大于1500x10^9/L,则出血的风险较大,需要禁用阿司匹林。降血小板治疗需要明确导致血小板增多的原因是什么,选择治疗方案。如果是骨髓增殖性肿瘤所导致的血小板增多,那么需要口服羟基脲化疗或者是应用干扰素治疗降低血小板。如果是由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导致导致的血小板增多,则需要寻找继发因素,治疗继发因素。血小板高,说明血液很粘稠,心脏负荷也会大大增加。因此,孕期尽量不要用药,可以多休息,多吃木耳、芹菜,多喝水,也可以适当吃一些凉性食物。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