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牙齿松动怎么办
15岁正处于发育的年龄,如果牙齿松动了一般分析为生理性与病理性。
在正常情况下,牙齿是有一定限度的轻微松动,这种松动多半在咀嚼食物时才能产生,这是生理性运动牙齿。
如果是外伤或其他炎症导致的牙齿松动,则属于病理性松动,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开而论:
1、外伤导致的牙齿松动:可以服用消炎药,喝几次消炎药牙齿松动就能够很好的得到稳固;如果松动的比较严重时,则需要到医院将牙齿复位,再配合消炎药进行治疗。
2、个别牙咬合力量过大或咬合关系异常时导致的牙齿松动。
3、牙周疾病导致的牙齿松动。治疗方法一致:
①轻度松动:对牙周进行治疗后可以恢复;
②中度松动,把松动牙和相邻牙结扎固定在一起以降低松动牙的负荷,阻止牙齿松动加重,再进行恢复;
③重度松动,牙齿不能够再继续保留下去,需要拔除。
牙齿松动危害大要从根源上避免牙齿松动的发生,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少用牙齿咬硬物。硬物会导致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因过度磨损而受到破坏,甚至使深层的牙本质暴露在外,使牙髓神经失去保护。
2、多吃蔬菜水果。牙齿缺失维生素或者钙,容易导致牙齿应钙不足而出现松动甚至撕裂。
3、注意口腔清洁卫生。饭后要清水漱口,早晚正确有效刷牙,减少食物残渣的沉积,避免牙周病,进而避免牙齿松动的情况。
4、刷牙时,切记不要猛力刷牙,否则会破坏珐琅质造成软组织退缩,导致牙齿松动。
5、定期做口腔检查,每年洁牙1—2次:牙齿上的牙石和菌斑容易刺激牙龈,引发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进而造成牙齿松动。
6、及时补牙:牙齿缺失后如果不采取补救措施,会引起邻牙移位,造成松动。如果有缺失的现象,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