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放疗的有哪些
胰腺癌是一组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中大部分胰腺癌患者确诊时基本处于胰腺癌中晚期,难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治疗,因此需要进行放疗、化疗等其他方式治疗,胰腺癌放疗的主要包括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
胰腺癌患者在放疗2周后,可能会出现神疲乏力、食欲下降、形体消瘦等症状,还会出现骨髓抑制现象,如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贫血等情况。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同时使用增加食欲的药物,且每周要复查血常规,以监测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情况。
1、放射性炎症:由于胰腺紧邻的器官主要是十二指肠、胃,患者在放疗第3周可能会出现胃部疼痛、反酸症状,十二指肠受到照射后,可能会出现水肿、炎症损伤,患者可表现为空腹后上腹部疼痛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给患者应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胃黏膜保护剂;
2、损伤肝功能:胰腺紧邻的器官还有肝脏,放射治疗可能会对肝功能造成一定影响,患者临床检查可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情况。此时可以在放疗的同时,给患者使用保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
3、皮损:放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局部照射,照射皮肤可能就会出现放射性皮炎,常表现为发红、红斑、脱皮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溃疡,因此一般在放疗的开始阶段就会给予患者皮肤保护剂。
胰腺癌是一种起病较为隐匿,且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的恶性疾病,患者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无论处于胰腺癌哪个阶段都要积极治疗,可以进行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