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粪吸入性肺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新生儿特别容易诱发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胎粪吸入性肺炎是新生儿期经常发生的一种肺部疾病,此病的危害特别大,可以说是引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及时治疗。经过治疗症状得以缓解后,也要做好护理,这样新生儿才能恢复的更快,那么针对胎粪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
胎粪吸入性肺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胎儿吸入胎粪污染的羊水所引起的一种肺炎。在所有新生儿肺炎疾病中胎粪吸入性肺炎的病死率是高的,所以一旦有新生儿发生这种疾病,除了要及时进行治疗外,治疗期间也要积极采取一些护理措施,要点如下。
1、保持呼吸通畅
胎粪吸入性肺炎多发生在胎内或出生后伴有窒息时此时应该立即清理患儿的口咽和鼻黏液,然后进行吸氧处理。另外要经常给患儿变换体位,一般是采取头高侧卧位,这有助于患儿保持呼吸通畅,并且有助于排除分泌物,同时还需要给患儿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如果在给患儿喂奶的时候出现呛咳或脸部发青的情况,应该立即停止喂奶,并且给患儿进行吸氧处理。
2、维持室内温度和环境
对于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来说,室内的温度好维持在20到24度左右,并且相对湿度保持在60%为佳,因为太干燥的空气对患儿的呼吸道没有好处。此外,家属要尽量少去探望患儿,特别是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家属更应该回避,避免带入病菌,导致反复感染。同时患儿的房间还要保持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发生对流,从而防止患儿受凉。
综上就是胎粪吸入性肺炎的相关护理措施,现如今胎粪吸入性肺炎的病例越来越多了,家长要认真对待医生提出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因为胎粪吸入性肺炎十分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除了精心的护理和喂养外,家长还要增强患儿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其他疾病。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