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湿气重怎么办
大便湿气重可以选择健脾、利湿的药物进行调理。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湿气重是由于脾虚不能充分运化水液,水液滞留在体内形成。如果湿气比较轻微,比如大便不成形、排除困难、四肢略有乏力,可以用茯苓、薏米仁熬水喝。这两种药物有健脾、渗湿的功效。在增强脾脏运化水湿的同时,还可以把体内滞留的湿气排除体外。如果湿气比较重,比如腹泻、食欲不振、肢体无力,可以吃参苓白术散,服药的同时,配合艾灸天枢、足三里等穴位可以增强疗效,好在中医师的帮助下治疗。
导致患者湿气重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
1、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经常穿湿的衣服,长期从事水下工作者等,湿气很容易侵入身体,出现身体沉重、四肢乏力、肌肉酸胀或舌苔厚重等情况。
2、不喜欢运动的人更容易堆积湿气,摄入水分后,如果不及时运动转化为汗液排出,很有可能导致湿气堆积在身体内。
湿气重的患者,大便一般都是黏腻不爽,并且多有不成形的状态,总想去大便,但是总有便不尽的感觉。如果体内的湿气与热结合,就会出现湿热症状,泻下大便会有臭秽的味道,并且肛门会有灼热感。
湿气重通过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器官运行,并加快湿气排出体外,如跑步、慢步走、游泳等运动,都有助于身体气血循环,加大水分代谢。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