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反复发烧,退了又烧是怎么回事

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09-21 07:43

反复发烧,退了又烧的说法并不准确,准确的说法是反复发热。一岁宝宝反复发热的原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常见的有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败血症等,非感染性因素包括川崎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家长需要引起重视,根据宝宝的病因及时治疗。常见以下几种疾病:

1、呼吸道感染

宝宝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受到致病微生物侵入呼吸道并进行繁殖导致的感染性疾病,大多数会出现常见发热、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如果宝宝疾病不能及时控制,免疫系统控制体温调节中枢升高体温杀灭致病微生物,就会出现反复发热的现象。治疗上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如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或可威等。也体温超过38.5℃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如出现鼻塞、流涕、咳嗽、打喷嚏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以使用酚麻美敏胶囊氨酚黄那敏等。如果合并细菌感染,也可以针对性地服用抗生素。同时密切监测体温,避免出现继发感染。

2、消化道感染

当宝宝感染病毒,或者感染或细菌时会可能会引起肠胃肠炎,从而导致宝宝出现发热、腹泻、精神不佳等症状。在宝宝发热后,身体的水分消耗较大,如果病原体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反复发热的情况。胃肠炎因呕吐、腹泻丢失大量液体,很容易·发生脱水,感染和脱水都可引起发热,建议补足液体后体温仍然超过38.5℃再使用退热药物。好可以到医院做大便常规检查确定具体患病原因,再针对服用药物治疗,如细菌性腹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口服抗生素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感染控制后针对腹泻症状可以辅助病毒性肠炎可以口服思密达、服用益生菌调理整肠道菌群,常用的药物是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亿活。

3、川崎病

川崎病的典型症状为持续时间较长的发热,可达39℃~40℃,甚至更高,一般可持续五天以上,呈稽留热或弛张热。高发年龄为5岁以下婴幼儿,临床多表现可有除发热发热、还有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口唇皲裂、指趾端脱皮、肛周脱皮等。一旦患儿反复高热,退热药疗效不佳,急性期治疗包括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口服等。如宝宝情况特殊,存在冠状动脉瘤、心肌缺血缺氧等情况,则还需进行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等。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针对宝宝发热,家长可以提供舒适的降温环境,将其置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衣着要凉爽透气,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大小便通畅。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主要的是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