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打冷颤是怎么回事
老人打冷颤可能是高热、脱水、中暑等原因引起的。
1、高热
高热一般是指体温在39.1℃~41℃的现象,是较常见的临床表现,一般常见于一些疾病的前驱症状。高热在临床上属于危重症范畴,可表现为头痛、打冷颤等。因此,老人打冷颤可能是高热所致,待高热症状缓解,打冷颤的症状一般也会自行消退。由于高热一般是其他疾病引起,需及时进行对因治疗和退热治疗。发热者以物理降温为主,高热时可给予非甾体的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等;高热症状严重致休克者除退热治疗外,应及时进行吸氧、监护等治疗。对因治疗方面,如果是流行性感冒导致的高热应卧床休息,多饮水,适宜营养,补充维生素,进食后以温开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全身症状明显时予抗感染治疗;细菌性痢疾有失水者,口服补液,严重脱水或有呕吐不能由口摄入时,采取静脉补液。急性胃肠炎患者病情轻者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解痉药。
2、脱水
如果老人发生脱水的情况,会导致神经体液内环境紊乱、内分泌失调,也会出现浑身发冷、打颤的临床症状。如果老人打冷颤是脱水所致,应采用补水治疗,补水可分为人体补充一定浓度的生理盐水和电解质。补液治疗一般是静脉注射,应遵循少量注射的原则,避免因注射过多过快而引起水肿。
3、中暑
如果老人发生先兆中暑或严重中暑时,会导致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也会出现浑身发冷、打颤的情况。必须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的环境中,并及时送医治疗,给予输液治疗。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