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肿大如何治疗
扁桃体肿大只是一种体征,导致扁桃体肿大的原因有生理性、炎性增生和肿瘤,患者应对因治疗。
1.扁桃体生理性肿大:正常儿童1岁后,扁桃体逐渐增大,在4岁以后扁桃体增大达到高峰,12岁以后,扁桃体逐渐退化、缩小。在扁桃体增大的年龄段,如果不发烧,嗓子不疼,扁桃体也没有充血和脓性分泌物,往往是双侧对称性肿大,则大部分儿童只是单纯的扁桃体肿大,也就是生理性肥大,这是免疫活动发展变化的指标,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治疗。但如果出现引起呼吸道梗阻、严重打鼾、讲话含混不清,根据电子鼻咽镜、睡眠呼吸监测结果,可以采用手术切除、部分消融等方法治疗,以消除扁桃体肿大引起的通气、发音功能障碍。
2.扁桃体炎性增生性肿大:大多数扁桃体肿大多为炎症性疾病所致,如常见的急性扁桃体炎、鼻炎、鼻窦炎等。急性炎症期间,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使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液漱口等。急性炎症治疗后,扁桃体肿大会不同程度缩小。反复感染而保守治疗不佳者,还可进行手术治疗。用药时应按照医嘱。
3.肿瘤导致的扁桃体肿大:少部分的扁桃体肿大是由肿瘤导致的,例如扁桃体癌、淋巴瘤等,通常是单侧扁桃体进行性肿大为主,开始无明显咽痛和吞咽痛,如果扁桃体肿大溃烂后会有咽痛和吞咽痛,需要行组织活检,病理证实后,行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性治疗。
当患者出现扁桃体肿大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确诊后对因治疗。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