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建议打的二类疫苗

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09-12 07:43

临床中二类疫苗较多,六种建议打的二类疫苗主要包括肺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水痘疫苗、手足口病疫苗、流感疫苗,需要自费和自愿接种。

1、肺炎疫苗:肺炎链球菌是引起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肺炎疫苗主要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肺炎疫苗共有四针,基础疫苗在儿童2个月、4个月、6个月的时候分别注射,在儿童出生第12-15个月接种后一针。不良反应包括发热、食欲不振,注射部位出现红斑、肿胀等,但一般发生率都较低,并且为一过性反应,过一段时间就会好转 ,家长不用过于惊慌;

2、轮状病毒疫苗:主要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适宜2月龄至3岁的儿童接种。接种或者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后,部分儿童有可能会出现皮疹、头晕、头痛、疲倦、乏力和发烧等症状。如果发烧不严重,体温不超过38.5℃,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注意休息,多喝热水,2-3天症状会自然减轻或者消失。如果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比如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比较严重,需要去医院小儿科就诊,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3、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是引起儿童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可引起肺炎、脑膜炎、败血症、脊髓炎、中耳炎、心包炎等严重疾病。一般而言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2个月至2岁的儿童易受感染,推荐接种,年过5岁一般不需要接种。不良反应有发烧,给儿童多喝水,适当打开衣服、包被,以及降低室内温度,有助于缓解发烧的情况;

4、水痘疫苗:即预防水痘感染的疫苗,以及预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一般水痘疫苗剂是在12-18个月的时候进行接种,一般4-6岁的儿童可以接种第二剂水痘疫苗。水痘疫苗常见的不良反应,在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硬结、红肿,通常几天内能逐渐缓解、消退,局部可以做热敷,促进症状缓解。接种水痘疫苗后也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但比较少见;

5、手足口病疫苗:主要用于预防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手足口病,接种的对象为6月龄到5岁的儿童,基础免疫的程序为两个针剂,两针之间需要间隔1个月来接种。不良反应有接种部位轻微红肿、疼痛,一般短时间内会自然消失,无需特殊处理。如果发烧不超过38.5℃,而且持续时间不超过48小时,注意给儿童多喝水,注意休息,饮食清淡,采取物理降温即可。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给儿童吃退烧药,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

6、流感疫苗:目前主要有两种,四价流感疫苗和二价流感疫苗,如果平常经常感冒,机体免疫力较差,建议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接种流感疫苗,对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疼痛、精神不振、发热等,接种疫苗以后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局部有可能会出现红肿、硬结等情况,2-3天能够自行缓解。接种疫苗以后如果出现严重的反应,如恶心、呕吐、精神差等,需要及时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