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孩子手足口病

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09-27 07:43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空气飞沫、粪便、唾液、疱疹液等途径传播,5岁以下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该病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因此,家长应高度重视此病。

一、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

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是发烧、食欲不振、口痛、咽痛及身体不适,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且口腔可出现疱疹并伴有疼痛感。若在流行季节并且接触手足口病后患儿出现上述症状,则可初步诊断手足口病。此时家长可带患儿去医院进行以下检查确诊疾病:

1、核酸检测:从患儿口腔取咽拭子做核酸检测或者粪便做核酸检测,明确病毒类型确诊;

2、抗体检测:如进行血常规检查,手足口常见病毒的抗体在恢复期有4倍升高,则可明确诊断。

二、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丘疹性荨麻疹、水痘相似,发病后应注意进行鉴别诊断,一般可以通过发病部位、疱疹形态以及办法症状进行区别。手足口病发病部位在口腔、手足、臀部,疱疹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不疼不痒,恢复后不结痂不留疤,多存在厌食、咽痛、发热等症状;水痘遍布全身,多发于前胸后背处,头皮、脚底、手指、手掌也可见,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痘疹,在几小时后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中央有特征性“脐窝”,患儿无咽喉肿痛症状,但疱疹有痒感;丘疹性荨麻疹多发于躯干、四肢伸侧,水疱呈皮肤色或淡红色、淡褐色,大小不等,周围无红晕,夜间瘙痒较为明显,多影响患儿睡眠。根据上述依据进行明确诊断后,需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