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儿童大便带血的5种可能
在临床上,通常没有三岁儿童大便带血的5种可能的说法。三岁儿童出现大便带血的原因一般较多,可能是存在便秘的情况引起。但也可能是肛裂、痔疮、过敏性紫癜、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等原因所致,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1、肛裂:由于大便干结在排便时不容易排出体外,用力排便导致三岁儿童局部出现肛裂,引起大便带血。通常应适当运动,多喝水,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以及软化粪便。还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按时排便,而且排便时也应避免过于用力。也可适当吃火龙果或香蕉,以缓解肛裂症状;
2、痔疮:一般是由三岁儿童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充血扩张所引起,在排便时会出血的原因多为粪便擦伤痔疮表面黏膜,或排便时用力过猛导致曲张的内痔血管破裂,还可伴随有疼痛的感觉,可能会自愈,但也有复发的可能。通常应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如芹菜、苹果等,多喝水,软化大便,促进粪便顺利排出;
3、过敏性紫癜:为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如果三岁儿童在无意中接触了过敏原,出现过敏反应,也可累及胃肠道,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及脆性增加,导致肠道出血,从而引起便血的情况。通常需要查明过敏原,避免接触,此外还应注意卧床休息,若便血不太严重,可选择流食,但若消化道出血严重,则应禁食;
4、溃疡性结肠炎:为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在结肠黏膜或者是黏膜下层,早期可以见到结肠黏膜弥漫性炎症,一般会表现为水肿、充血与灶性出血等症状。当食物残渣经过此处时,可能刺激溃疡面导致出血,也可表现为大便带血。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还应注意休息,保证营养物质的供给;
5、细菌性痢疾:一般是由志贺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可能会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在发病后伴随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导致三岁儿童出现便血的问题。一般可以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还需要适当补充水分,注意休息和做好消化道隔离;
6、肠道息肉:通常是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常见的症状是便血或排便习惯改变,因为肠息肉会影响到肠道黏膜,导致黏膜发炎,引起三岁儿童大便带血。确诊后主要以内窥镜治疗为主,比如内镜下息肉摘除术。
建议行详细检查,平时还应保持肛门部位的卫生干净清洁,定期进行清理。此外还需适当调理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