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能吗?

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10-28 07:43

绝大多数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能够被,因为该病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良性的过程,常见于病毒感染之后。因此如果病毒感染被,该病一般也能够痊愈,家长可以不用过于担心。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

1.病毒感染。感染后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类抗体可与血小板膜发生交叉反应,使血小板受到损伤而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所清除。此外,病毒感染后,体内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附着于血小板表面,使血小板易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和破坏,使血小板的寿命缩短,导致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含量多增高。

2.免疫因素。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T细胞的活化及相关细胞因子紊乱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易导致本病慢性化。

3.雌激素作用。雌激素通过抑制血小板生成、促进脾脏吞噬破坏血小板等作用机制,直接导致血小板减少。

4.遗传因素。家族里有此种疾病基因的患者其后代通过遗传作用获得此基因从而导致发生此种疾病风险较高。

5.免疫异常。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经过呈自限性,体内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导致单核巨噬系统对血小板吞噬、破坏增加、寿命缩短,从而引起血小板减少,吞噬过程主要发生在脾。

6.疫苗接种。当孩子接种疫苗以后,可能会存在有的孩子出现排斥反应,导致出血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发生此疾病。

7.药物因素。比如一些小孩长期服用止血类的药物或者抗凝类的药物,可能会导致该疾病的发生。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解决方法:

1.药物方面。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口服醋酸泼尼松,也可以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等。以上药物均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急救治疗。如果患儿的出血危及生命,则需要急救治疗,为了快速提高患儿的血小板数量,就要输注血小板。但是,在非危及生命出血的情况下,不建议给ITP患儿输注血小板,因为输了血小板后不仅迅速免疫破坏,而且刺激机体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