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洗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宝宝洗澡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温度、时间、清洁范围、洗澡前避免进食等方面。年龄较小的宝宝机体发育不完善,各方面都比较娇弱、敏感,如果洗澡时不注意,容易引起感冒等不适。
1、温度:给宝宝洗澡时需要控制好室温,一般建议控制在26-28℃,冬天洗澡建议使用暖气或者暖风空调,使室内的温度升高以后再洗澡,以免宝宝洗澡时受凉,引起感冒、发烧等异常。洗澡时的水温也需要注意,一般建议水温控制在37-40℃,尤其是水温不宜太低,以免宝宝着凉出现感冒,也不宜过烫,否则宝宝会非常抗拒洗澡或烫伤宝宝皮肤,对宝宝的健康不利;
2、时间:宝宝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维持在10-15分钟,洗澡时间过长,宝宝容易出现疲劳或者受凉、感冒;
3、清洁范围:在洗澡过程中需要保护好宝宝的耳朵,避免水进入耳朵而引起感染性中耳炎。如果宝宝的脐带还没有脱落,需要注意脐部不要沾水,可以洗上半身后再洗下半身,而且洗澡后马上对脐部进行消毒。家长给宝宝洗澡时,应使用合格的婴儿专用沐浴露,防止宝宝出现皮肤过敏;
4、洗澡前避免进食:在给宝宝洗澡前建议不要让宝宝进食,因为进食后血液主要聚集在胃肠道,此时洗澡容易出现头晕、呕吐、吐奶等情况,比较容易使宝宝出现呛咳,甚至出现吸入性肺炎;
5、其它注意事项:当宝宝洗完澡之后,需要及时将宝宝身上和头部的水分擦干吹干,避免宝宝着凉感冒。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