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多吃苦味食物。建议清热去火。
中医认为,夏季多湿热,炎热困难,即容易伤肾气,容易伤脾胃;苦食多具有清热消火、健脾燥湿的功效。夏天多吃苦食对你的健康有很大的好处。以下是夏季常吃的四种苦食:苦瓜、芦笋、芥末蓝和蒲公英。
一、苦瓜
苦瓜具有清热除邪、润脾补肾、缓解疲劳、清心、清耳明目、滋润肌肤、强身等功效,常食使人精力充沛,不易衰老。苦瓜中有一种具有明显抗癌作用的活性蛋白质,能刺激体内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清除体内有害物质。他说,苦瓜虽然味道略苦,但回味甘甜。无论是烧、炒、凉拌还是煮汤,只要苦瓜能煮熟,不失“青色”,就能达到去火的目的
去火食疗:
一是吃凉拌苦瓜,在沸水中焯一下,控水后加入调料。
二是泡苦瓜茶,将苦瓜切成片,直接泡茶饮用。
三是榨苦瓜汁,用榨汁机榨苦瓜汁,然后直接饮用。
专家说,喝生苦瓜汁可以使身体迅速吸收大量的苦瓜活性成分,但是,为了不太苦,你可以先用盐水浸泡苦瓜,这样你就可以去除一些苦味。
吃法:可以凉拌,也可以煮汤。
推荐食谱:凉拌苦瓜
1、洗净苦瓜,半切,去掉苦瓜肉,斜刀切成均匀的薄片。
2、锅中加水,加入一茶匙盐,开水后加入苦瓜绰水(约一分钟即可)。
3、取出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冷开水中。
4、将蒜末放入调味碗中,加入酱油、醋、糖、芝麻油,搅拌均匀。
5、将调料汁倒在苦瓜上,即可食用。
注:苦瓜性寒,所以阳虚、怕寒怕冷的人不宜多吃。
二、芦笋
芦笋又甜又苦,有点冷。具有清热化痰、益气胃、解渴、水道、隔膜胃等作用。经常吃芦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积累食物,预防便秘,还能预防结直肠癌。
推荐食谱:冷芦笋
原料:芦笋、姜、精盐、味精、芝麻油。
做法:将芦笋洗净,去除老根,用沸水煮熟;姜切碎,与其他材料混合,倒在芦笋上食用。这道菜具有绿色、新鲜、咸、脆的特点。
注:芦笋不宜过长,应立即用冷水冲泡,否则不脆。虽然芦笋很好,但不应该生吃,但不应该储存超过一周,应该在低温下避光。
三、芥蓝
芥末味甘,性辛,具有清热解暑、利水化痰、解毒祛风的作用。对胃热、熬夜失眠、虚火升高或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牙龈肿胀出血有一定疗效。
推荐食谱:炒芥蓝
做法:将芥末去皮,切成片;在油锅里炒,直到芥末变软,加入盐、鸡精和一点葱花,然后炒几下。
注:芥末蓝要去皮干净一点,要不要苦,而且炒的时候一定不要加水。
四、蒲公英
蒲公英味甘、苦、冷,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止泻、利胆、保肝、健胃、降血压等功效。夏天,蒲公英嫩叶凉拌也可以煮。
推荐食谱:凉拌蒲公英
方法:采摘新鲜蒲公英杂项,清洗,保留根部,浸泡在沸水锅中,取出代码,切成3厘米长,放入盘中,均匀布熟芝麻粉,加入酱油、红糖、精盐、味精,搅拌均匀,倒入芝麻油。作为一道菜,随意吃,当天吃。
五、苦苣
中医认为,菊苣冷、苦、无毒,具有抗炎解毒的作用,菊苣幼苗对喜欢喝酒的老朋友很好,失去了肝火。一些老朋友喜欢喝高酒,这种菊苣幼苗可以保护肝脏。
火疗:苦苣冰藻
原料:苦苣300克,冰藻100克,花生碎20克,红辣椒10克,美味鲜汁10克,盐2克,味精2克,芝麻油5克,红油10克,芥末油2克。
做法:
1、菊苣洗净切成段,冰藻浸泡备用;
2、调味汁、盐、味精、芝麻油、红油、芥末油;
3、将苦苣和冰藻与调味汁混合,然后装盘。
六、莴笋
莴苣味道清新,略带苦味,能刺激消化酶的分泌,具有明显的解毒和消火作用。
去火疗法:菠萝生菜
原料:生菜500克,菠萝200克,白糖100克,白醋5克。精盐、味精、清水适量。
做法:
1、去皮、叶、根、洗净后,将生菜切成梳子背块,用沸水煮熟,控制干燥,然后将精盐浸泡一会儿,用冷开水生菜冲洗一次,沥干水分,放入盘中。
2、将菠萝切成小丁盛碗,加入糖水(白糖提前用少许冷开水溶解)、将白醋和味精混合均匀,冷却在冰箱里,倒在生菜块上。
七、莲子芯
莲子芯虽苦,但清火效果好。
去火疗法:绿豆莲子心粥
原料:绿豆50克,莲子心巧克,米饭100克,蜂蜜30克。
做法:
1、将绿豆、大米去杂,洗净;莲子心洗净备用。
2、锅中加入适量水,加入绿豆、大米、莲子心煮粥,煮熟后加入蜂蜜。
莲子心茶
做法: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上二味用开水冲泡,代茶,一天几次。
夏天宜吃苦味食物清热去火,健脾湿
小贴士:吃“苦”要适量
但不适用于口舌疮等心火症状。此外,吃“苦”也要适度,吃太多或吃太多苦的食物,可能会损害脾胃,引起恶心、呕吐等。夏天容易生心火,容易失眠、多梦、烦躁、血压波动、舌尖发红、舌尖长包。如果你吃了太多苦味的食物,会助长你过旺的心情。因此,夏天不宜吃太多苦味食物。如果夏天经常喝苦丁茶,它的作用是清肝明目降肝火,苦荞麦茶是清肠胃,它们都没有降心火的作用。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