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的解酒偏方不靠谱。米汤加糖醒酒。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难免会吃喝,喝多了难免会喝醉。那么喝多了有什么“醒酒药”吗?
为了“救”大家的醉酒之苦,各种解酒秘方近在上流行起来。有人说喝浓茶解酒,有人说喝淡茶解酒,有人说喝白开水解酒,有人说吃水果解酒,有人趁机跟风,通过推广他们所谓的“解酒药”。那到底哪种解酒秘方有灵效呢?所谓“解酒药”到底有没有效果?如果喝醉了,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记者采访了苏大附属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导师李锐。
【流传话题 】
吃这些东西可以尽快解酒
喝醉的时候很开心,但是醒来后的各种反应都很不舒服。吃这些东西可以尽快解酒。食物:1、豆腐;2、蛋清;3、皮蛋;4、莲藕;5、海蜇;7、绿豆;8、三豆;9、萝卜;10、番薯;11、芹菜;12、大白菜;13、蜂蜜;14、甜点。水果:1、西瓜;2、香蕉;3、葡萄;4、橙子;5、西红柿;6、梨子;7、柚子;8、杮子;9、杨桃;10、橄榄;11、酸枣。饮料:1、牛奶;2、葛根汤;3、葛花汤;4、糖茶水;5、米汤;6、食醋;7、甘蔗汁;8、鱼汤。
【记者求证 】
1.水果牛奶挺好的。 不要多吃柿子橄榄
“解酒简单的方法就是喝很多开水休息。至于上流传的这些解酒的东西,有的有用,有的不靠谱。李瑞告诉记者,像蛋清一样,喝一点可以保护胃粘膜;蜂蜜,喝一点可以缓解一些头痛症状,但一般来说,“食物”栏,不能解决酒,“只能说这些东西对人体有益,不像一些药物,乱吃可能会发生事故。但要说它们能解酒,目前还没有发现这种效果。”
说到水果,李锐说,上列出的解酒确实很多,“比如西瓜、香蕉、葡萄、橙子、西红柿、梨、柚子,都有一定的解酒作用。“李瑞告诉记者,西瓜可以使酒精迅速排出尿液,减少酒精在体内的停留,从而醒来;香蕉可以增加血糖浓度,降低血液中酒精的比例,达到解酒的目的;葡萄富含酒石酸,可与酒中的乙醇形成酯,解酒;西红柿含有特殊果糖,饮用300毫升以上,能促进酒精分解;橘子、西红柿、梨、柚子对消除酒精含量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不建议吃飞子和橄榄来解酒。即使你吃了,你也不能多吃。“但我不建议吃飞子和橄榄来解决葡萄酒问题。即使你吃了,你也不能吃得太多。因为它们的特殊性,如柿子,吃得太多容易消化不良,甚至形成胃结石。而且橄榄不能一次大量食用,胃溃疡患者要特别小心食用。至于杨桃和酸枣,没听说过能解酒。李锐说,除了上提到的水果,苹果、柠檬、杨梅都是解酒的“利器”。
说到饮料,李锐说米汤是个好东西。“米汤含有多糖和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醒酒,加入一些白糖。牛奶也很好,喝牛奶前,可以凝固蛋白质,保护胃粘膜,减少酒精吸收;如果喝牛奶后,也可以稀释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有利于酒精尽快随尿液排出。还有酸奶,可以保护胃粘膜,延缓酒精吸收。由于酸奶中钙含量丰富,对缓解酒后烦躁症状尤为有效。李瑞还说,喝了一些糖茶后,也可以稀释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加速排泄,“但喝糖茶要注意是否有异常的糖耐量,如果有,就不能喝。”李锐说,爱喝酒的人相对容易患糖尿病。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的前兆。如果不确定,建议去医院检查。
“喝醋也可以解酒,但这取决于饮酒的程度。李锐说,如果你不喝太多酒,用米醋或陈醋,加上红糖和几片姜煎,可以减少酒精对身体的损害。但是如果你喝了很多酒,你就不能靠喝醋来解酒。因为酒精会刺激胃肠粘膜,会使胃和十二指肠充血,增加胃酸分泌,促进胰液的大量产生。此时喝醋不仅会加重胃肠粘膜的刺激,还会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急性胰腺炎。
至于鱼汤,李瑞说,事实上,不仅鱼汤,肉汤也可以解决葡萄酒,而且喝一些热汤对胃也有一定的好处。甘蔗汁也可以醒来。”但我不建议你喝葛根汤、葛花汤等中成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醉酒程度也不同,好不要擅自煎药,而是咨询中医。”
2.浓茶解酒反而伤身体。 淡茶利尿剂还能保肝
“说到解酒,有一种错误的说法,浓茶可以解酒。事实上,茶能否解酒与茶的浓度和品种有关,喝浓茶解酒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对人有害。李瑞说,各种酒都含有不同量的酒精,几分钟后可以吸收到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流向全身,会对全身各个系统产生一定的刺激和损害,特别是对大脑、心脏、肝脏、肾脏、胃等器官。在酒精的作用下,在酒精中毒的兴奋期,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茶碱和咖啡因也能刺激人们的交感神经系统。此时,茶与酒的结合可以使交感神经系统更加兴奋。对于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诱发中风或心肌梗死。
大多数进入血液的酒精在肝脏分解代谢,首先转化为乙醛,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从肾脏排出; 也有少数以乙醛的形式直接通过肾脏排出。“乙醛对肝肾有很大的毒性损害。如果此时喝大量浓茶,茶碱具有很强的利尿作用,会使更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进入肾脏,加重其损害。茶碱还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加重头痛。李瑞说,酒精除了损害肝脏和肾脏外,还可以直接刺激胃粘膜引起侵蚀,甚至溃疡和出血,浓茶中的咖啡因可以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对胃粘膜的损害。“所以,喝醉或喝多了不宜用浓茶解酒。然而,茶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所以喝醉后可以喝一些淡茶,既能保肝,又能利尿,加速酒精分解物的排出。
3.大部分解酒药都不靠谱。 心理暗示效果更强
假如有什么办法让人既能享受喝酒的乐趣,又能满足社交的需要,又不能喝醉或宿醉,那该有多好啊!因此,各种解酒保健品应运而生,有的自称是祖传中药秘方,有的自称是新的高科技产品。“但这些所谓的解酒药大多是不可靠的。如果你觉得它有效,主要是由于心理或水的作用,药物的作用只能说因人而异。李锐告诉记者,临床上确实有“解酒药”,但这种所谓的“解酒药”实际上起到了避免或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害的作用,而不是唤醒大家认为的作用。
“这种解酒药不是一种药,而是一种药。例如,我们常用的思美泰,在酒前或酒后服用,可以保护肝脏,参与酒精解毒。而且如果遇到醉酒昏迷,为了保护中枢神经系统,我们会给他纳洛酮,这样可以催醒他,但也不是民间所谓的解酒。李锐说,酒精进入人体主要取决于肝脏的分解和代谢。肝功能差的人会导致酒精不能及时代谢。过量的酒精会积聚在肝脏和大脑中,导致酒精中毒。纳洛酮只能抑制酒精对大脑的抑制,使人清醒,不能促进肝脏的分解和代谢。“所以,真正的解酒药就是少喝酒。"李锐说。
【专家提醒 】
饮酒前后不要吃四种药
李锐还特别提醒,饮酒前后不要服用以下四种药物:
头孢菌素、痢特灵、氯霉素、呋喃妥因、甲硝唑等。,会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稳定性、利眠宁等镇静催眠药物,在乙醇的作用下会被人体加速吸收,严重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等。
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解热镇痛剂对胃粘膜有刺激和损伤作用,饮酒后会导致胃炎、胃溃疡、胃出血等。
利血平、抗癌剂等药物,特别是饮酒后,会使人体无法成功分解葡萄酒中的酪胺,而酪胺的大量积累会导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脑出血。
此外,李锐还提醒大家酒后不要洗澡。因为饮酒后洗热水澡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增加体内能量消耗,容易引起低血糖。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