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不是为了预防感冒。冬季养生避免五大健康误区。

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04-12 13:59

  然而,在冬季养生中,很多人无法顺应自然,甚至逆自然而动,甚至产生了很多误解。

  冬季养生要避免的五个误区

  误解1:衣服穿得越多越好

  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量,只会起到隔离的作用。它缓冲了外冷空气与体表热空气之间的对流,保存了人体的热量。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过度穿衣会抑制体温调节功能的适应性,削弱人体的抗寒性。因此,冬季穿衣只需达到适当的厚度即可。

  误区二:关门窗感冒少:关门窗感冒少:

  有些人在冬天整天关上门窗,认为室内温度很高,人们不容易感冒。事实并非如此。专家介绍,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500多种化学物质,只有149种化学物质从呼吸道排出。空气中有大量的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灰尘。在这样的空气中,人们很容易感冒和咳嗽,所以他们应该经常打开窗户,以保持空气新鲜。

  误区三:戴口罩防感冒

  事实上,鼻子吸入的冷空气在进入肺部时已经接近体温。人体的这种生理功能是天生的,可以通过锻炼来增强,从而显著提高人们的耐寒性。戴口罩人为地阻止了这种生理功能应该得到的锻炼,使人们的抵抗力更差,有点冷但容易感冒。

  误区四:喝白酒可以御寒

  很多人认为喝白酒可以御寒。事实上,人喝酒后,受酒精刺激,血管扩张,身体的热量会大量释放,所以会有发烧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很快就会消失。特别是当热量释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会感到冷。棉袄和羽绒服之所以具有持久的抗寒能力,是因为它们可以减少热量的流失,而葡萄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它们不会产生热量,而是会导致热量挥发。

  误区五:从户外进屋,先暖手暖脚

  当许多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房间时,他们首先把冻僵的手和脚放在加热器上烘烤或用热水浸泡。事实上,这种冷热突然交替对手和脚非常不利,很容易使手和脚冻伤。正确的方法是手和脚相互摩擦,使表皮温度自然升高,然后用热水浸泡,放在加热器上烘烤。

  以下是五种冬季养生方法,让您度过寒冷的冬季。

  1、多"点"水

  虽然冬季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和身体各器官细胞的正常运转仍需要水分滋养。冬季一般每天补水2万多元~3000毫升。

  2、出"点"汗

  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汗,这样才能强身健体。运动要结合运动和运动,跑步和运动只要稍微像出汗一样,出汗多泄气,违背了冬天阳气隐藏的方式。

  3、护"点"脚

  冬季健身就是健身。坚持每天用温水洗脚,好同时按摩和刺激脚的穴位。每天步行超过半小时,移动脚。早晚摩擦脚,以改善血液循环。

  4、调"点"神

  冬天很冷,很容易让人感到沮丧。好的方法是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选择一些不同强度的体育活动,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这些都是消除无聊和恢复精神的良药。

  5、早"点"睡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早出晚归,冒犯寒威。”早睡养阳,晚起养阴精。因此,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的隐藏和阴津的积累;入冬后记得“养藏”日常生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