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还是癌!香港公布三种主要致癌葡萄酒
我们都知道过量饮酒会对健康有害,但你知道除了酒精,还有一些致癌物吗?近,香港食品中心公布了其对市场上含酒精饮料的研究结果:一些葡萄酒(如黄酒、日本清酒和梅酒)中可能的致癌物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相对较高。
据香港食品中心风险传播组科学主任邓绍平博士介绍,氨基甲酸乙酯是发酵食品和酒精饮料在发酵或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天然污染物。200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EC重新分类为第2A组(“可能导致人类癌症的物质”)。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2005年,卫生组织和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对EC进行了评估,认为食品(不包括酒精饮料)单独摄入的EC重量对健康影响不大,但食品和酒精饮料摄入的EC总量可能对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检测显示,不同酒精饮料的EC含量不同,如烈酒(特别是樱桃、杏、梅等核果)一般较高,中国黄酒、日本清酒、梅酒含量不低,啤酒、中国蒸馏烈酒含量较低。白兰地的EC含量平均是啤酒的600倍以上。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陈敏教授总结道:“一般酿造的葡萄酒,如黄酒、葡萄酒,氨基甲酸乙酯含量较高,酒精含量越高,含量越高。”
报告中提到,中国人对黄酒非常熟悉,EC含量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不要对黄酒中含有EC的成分惊慌失措。江南大学黄酒研究高级专家、酿酒科技中心赵光鳌教授介绍,目前各国对黄酒EC没有限量标准。以白兰地为例,加拿大要求EC小于400微克/升,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上限分别为1000微克/升、800微克/升和1000微克/升。参照现行标准,报告中黄酒的EC含量远低于水果白兰地酒的限量标准,消费者可以放心饮用。
根据香港食品中心的风险评估研究,一般公民摄入的EC重量对健康的风险不大。然而,对于长期大量饮酒的人来说,不排除可能对健康构成风险。大量饮酒的定义是:经常喝蒸馏烈酒每天超过270毫升,梅酒每天超过76毫升,葡萄酒每天超过250毫升。因此,控制饮酒量尤为重要。
后,专家提醒,将酒精饮料储存在较暗、较低的温度下,可以大大降低EC含量。尽量保持储存温度在20℃或以下,不超过38℃。当室内温度较高时,应将葡萄酒放入冰箱。许多人喜欢用黄酒烹饪,经常把它放在炉子上等高温地方,建议放在阴凉的地方。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