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如何预防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已成为冬季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40岁以下的人属于支原体肺炎
大、中、小学、集体单位支原体肺炎可引起小规模爆发和流行
儿童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流行规律,一般每3-4年流行一次
支原体肺炎占儿童肺炎的15%至20%,占成人肺炎的15%至50%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可达2-3周
潜伏期后,多数患者表现为咽炎、鼻炎、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发热、头痛、畏寒、咳嗽、咽痛、胸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
症状可持续1-3周
咳嗽初期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烈咳嗽,无痰或伴有少量粘痰,尤其是夜间咳嗽
婴儿表现为哮喘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支原体肺炎
预防支原体肺炎通常需要更多的户外活动,锻炼,增强体质;注意手部清洁,外出用餐前必须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覆盖口鼻,尽量减少喷雾;不要随地吐痰,防止细菌污染空气和感染他人;婴儿和免疫功能差的成年人应尽量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此外,各种室内场所包括家庭、办公室、教室等,通常要注意清洁和通风
据报道,支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比病毒大的微小微生物,是引起支原体肺炎的常见病原体
支原体肺炎的传染源是支原体肺炎患者和支原体携带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