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放射影像中心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阜外医院放射影像中心是以心血管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为中心的医教研三结合科室,并且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教委批准的博士点。全科现有在职人员70人,其中正高职称8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外著名放射-影像学专家,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主要创建人刘玉清教授;著名心血管影像学及介入放射学专家戴汝平教授。副高职称5名,中级职称23名,初级职称34名;获博士学位11名,硕士学位6名,学士学位11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2名。副高职称以上多数人员先后分别在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和奥地利等国进修学习。每年有数人次赴国外参加各类国际专业会议及进行学术交流,并邀请国外专家教授来院讲学及传授介入治疗新技术。放射影像中心现任副主任赵世华、吕滨、徐仲英。放射影像科(普放、CT)主任吕滨;磁共振影像科主任赵世华。

放射影像中心承担X线平片摄影,每年4台DR机完成近16万张;3台CT机扫描3万例次;1台核磁共振机检查2700例次;2台心血管造影机完成冠状动脉及其他心血管造影2000多例次,先心病介入1000余例。

近20年来,我们采用介入技术共治疗各类心血管疾患10000余例,共计30余项,其中包括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肺动静脉瘘栓塞术,冠状动脉瘘栓塞术,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体肺侧支栓塞术,主动脉缩窄成形术,房间隔造口术;主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肾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锁骨下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髂、股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隔离术,腹主动脉瘤带膜支架隔离术等,总技术成功率达98%以上, 死亡率0.05%。治疗项目,数量,效果均达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国际水平;并发症及死亡率低。《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及应用研究》曾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心血管病介入性放射学技术及应用研究》获1996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目前已开设的放射科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专科咨询门诊(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半天)主要包括:院外心脏X线平片、心血管造影、CT及MR片的会诊;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外周血管病及大血管病等介入治疗前的咨询、常规检查、诊断和介入治疗后的复查等。现每年完成各类心血管病介入治疗1000余例;是全国及北京市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先心病介入)质控中心。是卫生部认定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先心病介入)培训基地,现有培训导师8名。自2009年以来已培养3批先心病介入诊疗学员,其中2批共13名学员取得卫生部医政司颁发的培训合格证,合格率100%。目前在培学员7名。

平均每年举办一次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学习班或全国学术会议。培养全国(除台湾省外)各地专业人员800余人,其中部分人员已成为省、市级或医学院校级医院的科室主任、教授等专业学术带头人。共培养博士生31名,硕士生22名;在培博士生10名,在培硕士生5名。除招收先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学院外,现每年接受来自全国各地进修生10余名,多为学习心血管疾病CT、磁共振诊断技术。同时还有来自巴西、及伊朗等国家的先心病介入医师来院短期参观学习。

曾先后承担国家“七五”、“九五”、 “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国家教委回国启动基金及国家教委博士点科研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及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联合攻关项目等课题30余项,课题经费达800余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级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3项;中华医学会及北京市三等奖各1项;医科院级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编写专著11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肾动脉狭窄会怎么样 肾动脉狭窄的几个危害要知
张海洲
回答: 肾动脉狭窄可能导致高血压、肾功能损害、肾萎缩、心脑血管事件及电解质紊乱等危害。肾动脉狭窄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大动脉炎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药物或手术干预控制病情进展。 1、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血压难以通过常规药物控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硝苯地平控释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降压药物,严重时需血管成形术改善血流。 2、肾功能损害 长期缺血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尿量减少。肾功能损害可能与肾小管坏死、间质纤维化有关,需通过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恢复血流,配合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等药物延缓病情进展。 3、肾萎缩 慢性缺血会使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最终丧失功能。肾萎缩通常伴随腰痛、夜尿增多,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早期可通过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联合低蛋白饮食,晚期需透析或肾移植替代治疗。 4、心脑血管事件 肾性高血压易诱发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患者可能出现胸闷、言语障碍等症状,与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有关。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并控制血压血脂水平。 5、电解质紊乱 肾功能异常可引起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肌无力、心律失常,与醛固酮分泌不足相关。需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必要时使用聚苯乙烯磺酸钙散降钾,严重者需血液净化治疗。 肾动脉狭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适当进行步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肾脏缺血。出现水肿或尿量骤减时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术后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血管超声,评估支架通畅情况。 张海洲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心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