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取得新突破

时间:2011-11-29 11:12 作者:复禾健康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樊嘉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肝癌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突破。该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临床肿瘤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上(影响因子为18.97),该杂志同期配发了编者按,对该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肝癌因恶性程度高,被称为癌中之王。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全世界50%以上的新发和死亡肝癌患者发生在中国。肝癌起病隐匿,超过60%的肝癌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已经进入中晚期,从而失去根治性治疗的机会,总体5年生存率只有7%左右。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肝癌诊断标记物为甲胎蛋白,简称AFP。然而,AFP诊断肝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不十分理想。在妊娠妇女、急慢性肝炎、生殖腺肿瘤和胃肠道肿瘤等人群中AFP亦可能升高。而约40%的肝癌患者AFP并不升高,呈AFP阴性。因此,寻找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的诊断肝癌特别是早期肝癌的分子标记物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科研团队与复旦大学病理系合作,经过三年攻关,终于在肝癌患者血浆中筛选到了由7个microRNA组成的早期肝癌诊断分子标记物。对于小于 2cm的肝癌诊断准确率接近90%;效果优于传统的AFP。

  据论文第一作者周俭教授介绍,microRNA是一类短链不编码蛋白质的小RNA。该课题组研究发现,某些血浆microRNA的表达量在肝癌患者与正常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通过高通量的芯片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筛选到7个肝癌相关的血浆microRNA。课题组利用这7个血浆microRNA建立了一个诊断模型。此模型可以准确地诊断早期肝癌,包括AFP阴性的肝癌,诊断正确率高达88%。众所周知,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是我国大部分肝癌的发展变化过程。该研究采用了三种不同的人群作为对照,包括健康人、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患者,将肝癌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人群均纳入了对照组,因此筛选出的microRNA能将肝癌与各类对照人群区分开来,更适合临床应用。另外,肝癌是多因素多基因影响的疾病,该研究整合了7个血浆microRNA建立诊断模型,大大增强了肝癌诊断的效能。

  据论文通讯作者樊嘉教授介绍,血浆microRNA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许多优势:首先,microRNA在血浆中能耐受RNA酶的降解,非常稳定;其次,检测方便,只需抽取1毫升血即可在数小时内得出结果,创伤性小,利于连续动态检测和人群的大规模筛查;另外,检测技术要求简便、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利用血浆microRNA诊断模型可以诊断小于2厘米的早期肝癌,使一大批原来由于缺乏有效诊断而失去治疗机会的肝癌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可望整体上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从而开创肝癌早诊早治的新局面。目前该成果正在申请中国、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的专利。相信不久的将来即可应用于临床,造福于广大肝病患者。

 

【小链接】

microRNA

microRNA是内源性的小单链RNA, 由20-25个碱基组成。microRNA虽然不编码蛋白质,但是它调控了人体许多生物学功能,例如细胞的分化、生长、凋亡等。大约有一半的microRNA位于染色体脆弱的区域。这些区域与人类肿瘤密切相关。microRNA可起到促癌或抑癌的作用。异常表达的microRNA与多种肿瘤(包括肝癌)密切相关。

甲胎蛋白(AFP)

一种肿瘤标志物。正常时由卵黄囊及胚胎肝产生,出生一年后维持低水平,肝病时升高,明显增高见于肝细胞性肝癌和畸胎瘤,已作为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规指标之一。过去一直认为是诊断 原发性肝癌 的特异性 肿瘤标志物 ,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近年大量的临床却发现,部分肝硬化病人会长期出现AFP达到上千,但多年都没有肝癌的迹象;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 胰腺癌 或肺癌及 肝硬化 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同时发现约30-40%的肝癌病人,直至病故前,AFP仍不超过10。

医院动态

更多 >

外二支部参观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

记录过居民生活的老相机、老党员关心照顾独居老人的老照片、通过幻影成像技术再现的上世纪90年代华阳路街道的党员干部在极端天气下走访居民的场景一一呈现。 即将迎来建党93周年之际,外科二支部的同志们来到位于中山公园内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活动。 博物馆内布展共分5部分,展出了4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100余件艺术品,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推进“凝聚力工程”、加强基层党建的过程。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回忆,展馆中出现的“铜铃铛”、《万碗寿面庆重阳》油画、“感恩石”等物件,支部里有不少上海老城厢、小弄堂出来的“老上海”看到这些熟悉的物件倍感亲切。讲解员娓娓道来“凝聚力工程”建设的20年,历数了上海20多年的巨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广到全市,在深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涌现出杨浦区“一线工作法”、浦东新区“三服务”、徐汇区“康乐工程”、黄浦区“三会一代理”等一批先进典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大家感慨万千。 通过本次活动,让支部党员强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群众观念。大家纷纷表示,要密切党群关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落实为病患和身边同事服务的责任;在行动上谱写好“为民、务实、清廉”三部曲,奏响“服务、求真、创新”三只音,共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赞歌。切实做到把群众的事放在心里,落在心坎上,用真心实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在本次实践教育活动中,大家了解到近年上海社区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到广大基层党员为之付出的满腔热忱,收益很大,感触颇多。大家纷纷表示要向基层的同志学习,将学习到的精神贯彻到自身的工作中去,不辜负患者和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将服务做到极致。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阴吹指的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阴吹通常是指阴道排气现象,可能由阴道松弛、盆底肌功能障碍、直肠阴道瘘、产伤或妇科手术后遗症等原因引起。 1、阴道松弛 阴道壁肌肉弹性下降可能导致气体进入后无法有效排出。常见于自然分娩后或年龄增长导致的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严重者需考虑阴道紧缩术。 2、盆底肌功能障碍 盆底肌群协调性异常会使阴道口闭合不全。多与慢性腹压增高有关,如长期便秘、肥胖或重体力劳动。生物反馈治疗结合电刺激可改善肌群功能,必要时使用盆底康复器辅助训练。 3、直肠阴道瘘 直肠与阴道间异常通道形成会导致气体互通。常见于产伤、克罗恩病或放疗后并发症。需通过瘘管切除术治疗,术前可使用甲硝唑片预防感染,术后配合康复新液促进创面愈合。 4、产伤后遗症 分娩时阴道撕裂或会阴侧切可能破坏正常解剖结构。表现为产后持续性排气伴压力性尿失禁。轻度损伤可通过红核妇洁洗液坐浴消炎,重度需行阴道修补术恢复解剖位置。 5、妇科手术影响 子宫全切等手术可能改变盆腔力学结构。术后阴道残端愈合不良时易积存气体。建议术后三个月内避免提重物,使用保妇康栓预防炎症,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 日常应注意避免长期增加腹压的行为,如久蹲、搬重物等。坚持每天进行盆底肌锻炼,如缩肛运动每次持续10秒,重复10-15次为一组。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勤换洗,排便后清洁方向应从前向后。若伴随异常分泌物、出血或疼痛,应及时到妇科进行阴道镜检查或盆底超声评估。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帮助组织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E胶囊增强黏膜弹性。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