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补心脏
心脏健康与否有赖于从日常饮食中摄取的营养,但并没有针对性补心脏的食物,如果心脏功能有问题,通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或进行其他治疗。中医角度而言,也是通过一些药物帮助调理心脏功能以及气血,达到补心脏的目的。日常饮食注意避免损害心脏的因素也较为重要,比如低盐、低脂、低糖饮食,补充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等。
1、低盐饮食:盐摄入过多,可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加重心脏负担,对心脏和血管的健康均不利。所以提倡日常饮食应控制盐分的摄入量,通常一天摄入盐的总量应小于6克,其中食盐和调料类盐分占2克左右;
2、低脂饮食:如果脂质摄入过多,可以沉积在血管部位,导致血管粥样硬化,尤其是冠状动脉发生这种情况,通常可引起心肌缺血、梗死,因为冠状动脉负责心脏的供血。所以提倡日常饮食也应控制脂质的摄入量,通常一天摄入脂质的总量应小于50克,包括从食物中摄取的一部分;
3、低糖饮食:虽然糖分对心脏和血管没有直接影响,但是糖类可以经代谢转化为脂肪,如果机体能量消耗小于摄入量,多余的成分就会以脂肪的形式沉积在皮下或器官中,比如发生心肌脂肪性变性、脂肪肝、肥胖等。如果血糖耐受量受损,还有可能发生糖尿病,进而影响心脏的健康。所以日常要少吃糖或富含糖的食物,比如糕点、高糖水果等;
4、补充其他营养:优质蛋白质可以提供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有利于心脏健康,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也可以参与心脏代谢,所以日常饮食均衡较重要。可以适量进食瘦肉、鱼肉、蛋类、奶类和各种时令瓜果蔬菜等,以补充营养所需。
除饮食控制外,选择清淡的烹饪方式也较重要,比如日常以蒸煮等方式多一些,少吃油炸、腌制的食品等。如果患者有心脏疾患或有其他身体病变,应在医生指导下明确饮食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因为调整饮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并没有治疗效果。
但中医认为吃动物心脏或红色食物有补心的功效,比如红豆、番茄、草莓、猪心、牛肉、羊肉等。其中红豆不仅能清心火,还能补心血,所以有补心的作用,其他食物的功效也类似。但具体是否适用,需要患者就医后明确自身证型才能采用,不可盲目进行这类饮食补充。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