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慎喝雄黄酒 端午节避毒祛邪的中草药

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04-12 13:59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被称为端午节,端午节。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昵称,如:午节、重五、五月、浴兰、女儿节、天堂、蜡、诗人节、龙日等。

  端午节小心喝雄黄酒

  雄黄作为药用,历史悠久,药性辛苦,温暖,毒性大;归肝、胃、大肠经;主要用于杀虫解毒,治疗痈疮、湿疹疥疮、蛇虫咬伤。

  《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酒饮之,称雄黄酒。” 喝雄黄酒的传统习俗是一种习俗。在南方,人们用雄黄酒涂抹在孩子的脸、耳鼻、额头、手、脚和心脏上,目的是让孩子免受毒虫和蛇蝎的伤害。

  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经化学反应加热后变成三氧化二砷,即砷。众所周知,砷是剧毒物质,毒性极大。如果人们误服,5~50毫克可引起急性砷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水样粪便,伴有肝、脾、肾功能损害、血压下降、循环衰竭,甚至中枢神经系统瘫痪、意识模糊、昏迷等。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抹,长期连续使用。中毒后的急救方法,生甘草1份,绿豆2份,煎浓汁频繁服用。及时到医院就诊。

  端午节避毒祛邪的中草药

  艾饼:艾蒿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根据中国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艾叶苦、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还有一句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由新鲜艾叶制成的艾叶糕,对祛暑健脾利湿非常有益。端午节空气潮湿,艾叶芳香清新,能去除毒气,去除污垢,净化空气。民间有“悬艾人,戴艾虎,喝艾酒,吃艾饼,熏艾叶”的民俗。

  佩戴香囊:孩子胸前佩戴香囊,成年人腰部佩戴香囊。常用的传统香囊配方有:苍术、川芎、香白芷、菖蒲、山奈、甘松、灵香草、冰片等。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苍术等中药的挥发性成分能有效杀灭空气中悬浮的病原微生物。香囊中药物的芳香气味能刺激鼻粘膜,使鼻粘膜上的抗体-分泌免疫球蛋白A(SIgA)SIGA具有较强的杀灭病毒的能力,儿童鼻粘膜上的SIGA含量较低,因此适合佩戴。对流感、白喉、水痘等传染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挂菖蒲:民间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每个家庭都洒扫庭除,门眉插上菖蒲和艾条,挂在大厅里。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女争相佩戴,以驱除瘴气。艾,又名艾,艾。它的茎和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产生的奇特香味可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以艾入药,具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祛湿的功能。艾叶加工成“艾绒”,是艾灸治疗的重要药材。菖蒲是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一种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菖蒲有一定的防病作用。

  大蒜水沐浴:在一些地区,端午节用大蒜衣服浸泡在水中洗脸和洗澡。取大蒜外层的薄衣服,在端午节前夕将其浸泡在井水中,并加入少量雄黄。节日当天浸泡的水用于沐浴。据说端午节用大蒜衣服浸泡在水中可以防止夏季身体长痱子,祛斑祛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