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五种伤肝的行为,中医养肝的五大要点
我们都知道喝太多会伤害肝脏,但事实上,除了过度饮酒,生活中还有很多坏习惯会导致肝脏不良,如以下行为:
1、过度喝酒
在当今社会,喝酒几乎已经成为社交网络的主要手段。无论是谈生意还是朋友聚会,似乎没有酒就没有意境。甚至有些人经常用喝多少来评价友谊的深度,所以你一杯我一杯,你必须拼个“无醉不归”才能放弃。
2、胡乱吃药
没有人敢说他们从不吃药,从预防医疗保健到小感冒,没有疾病吃医疗保健产品,生病吃药,药店熙熙攘攘的人群,特殊的药品广告牌,忙碌的药品推销员。所有这些都表明,药物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的肝脏,也在遭受这些药物的“痛苦”!
3、睡眠不足
如今,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在城市里。凌晨1点或2点,各种娱乐场所仍然很热闹;即使你不出去玩,很多人也会在家上网打牌,直到忘记睡觉时间。睡眠不足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凶手”。
4、爱吃油腻
油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适当摄入脂肪食物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然而,吃太多脂肪含量高的油腻食物是健康饮食的禁忌!
5、抽烟
众所周知,吸烟是有害的。吸烟的危害首先是烟草产生的烟雾含有成千上万种有害物质。吸入人体后,对包括肝脏在内的各种内脏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是导致疾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中医认为,按摩相关穴位可以滋阴补血,养肝补肝。人们必须知道按摩养肝的五个关键点。
中医养肝五大要点
1、大敦穴: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敦”意味着厚,“大敦”意味着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大敦”穴位在脚趾甲边缘靠近第二个脚趾的地方。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2mm处。“大敦穴”可按摩,也可艾灼,能达到清肝明目的效果,能使你头脑清醒,神清气爽。
2、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和第二跖骨结合前凹陷。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络的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经络的原点,相当于储存肝经络活力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络的活力,使肝功能正常。
3、行间穴:“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是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肝火太旺,就会泻心火。“行间穴”是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旺,多揉“行间穴”就能把心火从这里散开。
4、肝俞穴:肝俞穴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它是肝脏的背俞穴,是肝脏活力聚集在身体背部的“水池”。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穴。肝俞与太冲的结合,属于中医中的“俞原配穴”法,可以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在肌腱收缩(督脉)旁边开1.5寸的穴位。
5、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部与脚跟骨筋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踝和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重测试是对称的,即两个。这个健康点是肾脏的原始点,是一个储存肾脏活力的仓库。肝属于木材,肾属于水,树木需要浇水才能健康生长,所以肝脏必须滋养阴。利用太溪调动肾功能,可以更好地“滋养水涵木”。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