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心脏要分体质。有腹部肥胖家族史的人应该吃素食。
9月29日是第13个心脏日。根据《2012年卫生统计报告》,心血管疾病仍然是上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内科主任吕树正教授呼吁关注心血管健康,首先延缓动脉硬化。
除了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精神紧张等帮凶外,动脉硬化的主谋是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代谢受遗传影响较大,这一概念长期被忽视,”吕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医学界有这样一个实验,吃草兔三个月的高胆固醇饲料,研究人员在兔动脉血管发现明显的动脉硬化。研究表明,兔子吃草,狼吃肉,这原本是大自然的生存规律,如果故意违反这些自然规律,肯定会有问题。同理,人是杂食动物,如果吃太多高胆固醇食物,很容易出现血脂异常。
吕树正教授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体质也不同。有些人的体质是“素食主义者”。如果他们平时吃太多肉,他们很容易患高胆固醇血症。而且有些人本来就是“偏肉”,虽然爱吃肉,血脂也不会高得离谱。如果你有冠心病、血脂异常等家族史,你可以从自己的家庭中大致判断你是什么样的体质。在长辈和兄弟姐妹中,大多数人都有腹部肥胖(将军肚)、眼睑脂肪瘤等,要控制饮食,定期检查血脂。
吕树正教授告诉记者,主动脉是人体厚的动脉,但直径只有几厘米,心脏动脉厚的部位只有2~3毫米,远端甚至不到1毫米,大脑动脉更薄,所以动脉很容易堵塞。胆固醇结晶(斑块)一旦附着在血管壁上,管腔就会逐渐狭窄,时间长了会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缺血损伤。如果动脉硬化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斑块疯狂生长会变成皮薄馅大的“馒头”。一旦馒头皮被炎症细胞侵蚀,它就会破裂。此时,凝血机制被激活,导致血栓形成,堵塞动脉,心绞痛不稳定,甚至心肌梗死。
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有血脂异常,就要开始积极治疗。吕树铮教授建议,胆固醇达标需要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干预。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常用的调脂药物。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也应分为“体质”。一般来说,高胆固醇血症可以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但对于顽固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特别是家族遗传性高脂血症患者,如果他汀类药物的剂量不能起到很好的降脂作用,可以联合使用胆固醇抑制吸收剂-折叠麦布。抑制胆固醇在小肠中的吸收,去除血液中的坏胆固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