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补肾,首先要找出:肾虚应该知道的九个信号。
肾虚应该知道的九个信号:
1、打哈欠-打哈欠持续很长时间。应考虑肾虚的可能性
打哈欠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生理现象。一般来说,当身体疲劳、欲睡或在睡眠中醒来时,就会发作。这时打哈欠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担心。但是,如果你不拘泥于时间,在不累的时候打哈欠,时间长了,可能说明你有肾虚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打哈欠的肾虚一般是肾阳虚的证据。除了打哈欠和疲劳,这些人还经常伴有白皙无华、寒冷的四肢、少吃腹胀、大便松弛和腹泻、夜尿增多(或排尿清长)等症状。如果你看舌头,你还可以发现舌头轻、舌苔白、嘴唇发紫等症状。
2、嘴咸——无缘无故感觉咸,应考虑肾虚的可能性
肾阴虚的人除了口咸外,还常伴有咽干口干、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等症状。如果你看舌头,你会发现舌头又红又薄。肾阳虚的人除了口咸外,还常伴有全身疲劳、气短乏力、畏寒肢冷、腰膝冷痛、腿软无力、夜间尿频等症状。如果你看舌头,你会发现舌头又轻又胖,舌头上有牙印。
3、好恐惧-无缘无故地感到恐惧,应考虑肾虚的可能性
这里说的“恐惧”和平时说的惊恐有区别。惊是事先自己不知道,事发时突然受到惊吓。恐惧通常被称为胆怯,他们事先知道,就是恐惧。肾虚引起的善恐一般伴有头脑发空、健忘、腰膝酸软等症状,可作为判断的参考。肾阴虚的人,在恐惧的同时还伴有手足心热、心烦失眠、遗精盗汗等症状,如果看舌头,还会发现舌质红,舌苔少而干。肾阳虚的人也有怕冷、四肢发冷、疲劳乏力等症状。如果看舌头,也会发现舌质淡嫩,舌苔白。
4、怕冷-怕冷,应考虑肾虚的可能性
中医认为,人体阳气充足,能抵御寒冷,保持正常体温,不怕冷;如果人体阳气虚弱,不能温暖身体,就会有寒冷的感觉。人体阳气遍布全身,无处不在,每个脏腑都有阳气,从本质上讲,肾是阳气的根源。肾是先天之本,内藏真阴真阳,又称肾阴、肾阳,肾阴是人体阴液的基础,肾阳是人体阳气的基础。所有类型的畏寒治疗都涉及温补肾阳。那么,如果你有畏寒的症状,如何判断是肾阳虚引起的呢?肾阳虚引起的畏寒常伴有精神不振、腰膝酸痛、面色黝黑、尿频清长等症状。此外,男性会出现阳痿、早泄、精子滑动等问题,女性会出现白带稀疏、宫寒不孕等问题。
5、打喷嚏-打喷嚏频繁,持续时间长,应考虑肾虚的可能性
肾气虚引起的打喷嚏往往频繁打喷嚏,持续时间长。同时伴有疲劳、腰膝酸软或疼痛、面色无华、怕冷、手脚不温等症状。过敏性鼻炎患者多为。对于肾气虚引起的打喷嚏,仅靠祛邪是很难的。补肾固本,使肾气旺盛,卫气充足,增强身体抵御外邪的能力。
6、唾液异常-无论唾液多少,都应考虑肾虚的可能性
如果唾液过多,伴有头晕、心悸、呼吸急促、面色发黑等症状,如果你看舌头,你也会发现舌头柔嫩,舌苔光滑,基本上可以得出结论,这是由肾阳虚弱引起的唾液过多,治疗应使用温肾气。如果你唾液太少,除了口干唾液,往往伴有心烦失眠、头晕耳鸣、手脚心烦热、骨蒸热、便秘、尿短黄、身体瘦等症状,如果你看舌头,也能发现舌红、舌苔或无苔藓现象,基本上可以得出结论,这是肾阴缺乏引起的唾液太少。
7、面色黝黑-面色发黑暗淡,应考虑肾虚的可能性
假如你的脸又黑又暗,还伴有耳聋耳鸣,全身怕冷,四肢发冷,腰膝酸软,尿长(量多,颜色清白)、大便松弛、尿量减少、水肿(腰部以下明显)的症状,如果你看舌头,你也会发现舌头肥大、舌头嫩、舌苔白,你可以得出肾阳缺乏的结论。如果你看起来又黑又暗,还伴有耳轮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脱发、牙齿松动、健忘、恍惚、足痿等症状,如果你看舌头,也发现舌红现象,你可以得出结论,你有肾本质缺乏的问题。益肾填精的方法应选择。
8、耳轮焦黑-耳轮颜色发黑暗暗,应考虑肾虚的可能性
如果你的耳轮又黑又暗,伴有头晕、口干咽干、五心烦热、失眠、遗精、盗汗、腰膝酸软等疾病,如果你看舌头,也会有舌红、舌苔少的现象,表明你有肾阴缺乏的问题,治疗应使用补肾阴的方法。如果你的耳轮又黑又暗,伴有寒冷、疲劳、腰膝酸软、遗精、阳痿等症状,如果你看舌头也发现舌头轻,舌苔白现象,说明你有肾阳缺乏的问题,治疗应使用温肾阳的方法。
9、牙齿松动-所有牙齿松动都应考虑肾虚的可能性
肾主骨,骨靠肾精滋养,肾好骨好。除了牙齿是骨头,骨头的质量直接影响牙齿的质量。因此,肾脏与牙齿密切相关。肾虚导致骨失所养,牙齿不牢固,牙齿松动。肾阴虚和肾气虚都会导致牙齿松动。
如果你的牙齿松动、干燥、隐隐作痛,并伴有头晕、耳鸣、脱发和腰酸背痛。如果你看舌头,你也会发现舌头很薄,舌头又红又嫩,舌苔很少或没有苔藓。一般来说,你可以得出肾阴虚的结论。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有这种问题的人往往有过度的性交史或遗精史。滋阴补肾固齿的方法应用于治疗。如果牙齿松动,牙龈发红,伴有咀嚼无力、懒惰的症状,如果你看舌头,也发现舌质轻,舌苔白现象,可以得出肾气缺乏症的结论,治疗应采用补肾固牙的方法。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