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天气注意舌尖上的,防止“食物腐败”

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04-12 13:59

自7月以来,许多地方的气温一直创下新高,食品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关注。在高温天气下,食品的温度是什么?如何预防食品中毒?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督办公室副主任陈盛、山东省妇幼保健医院保健科主治医师李梅、济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科主任李兆强。

远离“危险温度”

什么是食品的“温度”?陈生介绍说,每种食物在储存和储存时都有自己合适的温度,超过或低于这个温度,食物会减少味道,甚至滋生细菌,导致变质。

“细菌对食品影响大。”李兆强介绍说,细菌繁殖需要几个关键因素,即营养、湿度、氧气和温度。前三者不易控制。温度很容易控制。远离危险温度将确保食品。食品细菌容易繁殖的温度为4℃-60℃。通常,冷产品的温度应控制在4℃以下,热产品应控制在60℃以上,以防止细菌的快速繁殖。

“37℃-42℃是食物危险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下,细菌繁殖速度快,大约4小时可以增加4000倍,夏季高温只是使食物处于危险的温度。”李兆强说:“夏季凉菜的温度与室温相似,证明它处于危险的温度,食物很可能超过微生物标准,不建议食用。”

防止“食品腐败”

据李梅介绍,食品腐败包括食品成分和感官性质的变化。如鱼的腐败、油的酸、水果和蔬菜的腐烂等。

食品储存温度不当,会促进细菌滋生,甚至导致食品腐败。“在炎热的天气里,细菌生殖能力很强,特别喜欢藏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如果一次不能喝完软包装的灭菌乳和瓶装果汁,必须拧紧剩余的盖子,立即放入冰箱。巴氏杀菌奶在夏季室温下储存时,细菌很快就会超标,必须储存在冰箱中,并在生产时间48小时内饮用。李美强调。熟肉制品是“苦夏”的,熟食在10℃至60℃的温度下应尽可能小于2小时,长期存放容易变质。李梅建议,当天吃不完的,要分袋包装冷冻。

谨防“舌尖中毒”

盛夏时节,气温持续上升,食物容易腐烂变质,被细菌污染,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风险增加,尤其是7月至9月。

李兆强还给出了几个预防食物中毒的“小贴士”:一是低温储存食品,注意在温度下储存食品,防止变质。第二,接触生鱼、生肉、生禽后要注意洗手,防止交叉污染。第三,烹饪食品要及时食用,倡导“现买、现做、现吃”。四、生熟食炊具要分开使用,做好食具、炊具的清洁消毒工作,消除苍蝇、蟑螂、老鼠等传播媒介。第五,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清洗后食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