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注意产后坐月子
坐月子早可追溯到西汉的《礼记内则》,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称之为“月内”,是产后必备的仪式行为。 无论是产褥期还是分娩期,都意味着孕妇应该卧床休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促进官和身体尽快恢复。
为什么要坐月子?
由于分娩时出血过多,再加上出汗、腰酸背痛和腹痛,产妇消耗体力,气、血、筋骨虚弱。此时,他们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和补充。因此,他们必须在分娩后分娩才能恢复健康。分娩的目的是在此期间进行适度的运动和休息,适当的食物补充和饮食治疗,可以使子宫恢复生产前的大小,调节后的气和血可以恢复,甚至比以前更好,也会在此期间慢慢改变不良的体质。在分娩过程中,实际上是母亲整个生殖系统恢复的过程。恢复不良会影响产妇的健康。产前孕妇承担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母亲的各个系统都会发生一系列的适应变化。子宫肌细胞肥大、增殖、生长、心脏负担增加、肺负担增加、妊娠肾脏增加、输尿管增厚、肌肉张力减少、蠕动减弱。肠骨内分泌、皮肤、骨骼、关节、韧带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产后胎儿分娩后,母体器官将恢复到产前状态。子宫、会阴、阴道伤口愈合,子宫缩小,膈肌下降,心脏恢复,松弛的皮肤、关节、韧带恢复正常。这些形式、位置和功能是否可以恢复,取决于产妇在分娩期间的护理和保健。若保养得当,则恢复较快,且无后患;若稍有不慎,调养不当,则恢复较慢。
产妇坐月子时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1周
1、疼痛从第三天开始缓解。 2、分娩当天和第二天恶露量较多,然后逐渐减少,一周后月经量与平时相似。 3、分娩后天开始分泌乳汁。 4、分娩一周后,子宫缩小。
第2周
1、恶露的颜色由棕色变为黄色,数量逐渐减少。 2、母乳分泌更顺畅。 3、子宫继续缩小,恢复到分娩前的状态。
第3周
1、黄色恶露几乎消失了。 2、分娩时伤口基本愈合。
第4周
1、恶露消失,分泌与怀孕前相同的白色分泌物。 2、耻骨正常,阴道正常,会阴肿胀。 3、腹部变得更加紧绷。 4、妊娠纹颜色较浅。
第5周
1、腹部下垂不明显,身材恢复原状。 2、大多数身体已经调整到原来的状态。
第6周
1、子宫完全恢复。 2、摆脱产后抑郁症。
禁忌期间的禁忌
1、由于产后气血虚弱,筋骨松弛,风寒湿邪易趁虚而入,引起感冒、风湿、关节酸痛、腹泻等疾病。
2、不能洗头,感冒后容易头痛。
3、不要流泪或长时间阅读,否则会损害你的视力。因此,阅读姿势应正确,时间不宜过长,光线应充足,不要看悲伤、暴力或情绪激烈的内容,重要的是不影响休息,因为如果没有适度的休息,很容易导致出血、腰痛、腹痛和精神障碍。
4、尽量不要沾水。可以吃粥,对产妇肠胃有好处。
5、不要吃生的和冷的食物。由于产后体质差,生的和冷的食物吸收不良很容易影响身体的恢复,并通过母乳影响婴儿的胃。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