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水分离,能减肥吗?对胃好吗?

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10-11 07:43

我有个同事在用饭水分离法减肥,看他效果挺好的,我担心会不会有什么,想向您请教下。

答:饭水分离,顾名思义,就是干湿分离——正餐吃饭的时候不喝汤、水和饮料,而正餐之间(前后间隔2小时左右)允许随意喝水。

据说一些人试了,有减肥效果,想知道为什么吗?团长反复重申一个减肥理念——细嚼慢咽!但现实是残酷的。当人面对美味时,极难通过主观毅力,来控制自己放慢吃饭速度。相反,更多情况下,饿极了的人面对美食,大多是狼吞虎咽,于是就吃得过饱过撑,不胖才怪!

因此,执行层面,想要做到真正的“细嚼慢咽”,就是团长一贯强调的“变主动为被动”,说白了就是“适当增加进食难度”,“适当增加进食痛苦感”,被迫放慢进食速度。

  举个例子。

如果给你一碗鳗鱼饭,你可能吃得很快很香,飞快的吃完一碗还意犹未尽;但如果在这份鳗鱼饭中掺一些沙子,你会怕咯牙,不得不小心的用舌头慢慢找出沙粒,吐出来,再吞下食物,如此一来,不就做到细嚼慢咽了吗?

但你可能会说,这不是脑子不正常吗?好好的饭为什么要放啥沙子?

那稍微降低些难度,一个松软的蛋糕搭配一杯奶茶,和一块儿干燥的压缩饼干不让喝任何液体,成分和热量都一样,你会选哪个?

如果想挑战刺激,可以试试干嚼一块儿压缩饼干,那难以下咽拉嗓子的感觉,仿佛在吃干燥剂!

如此糟糕难受的进食体验,自然带来进食速度放缓+进食量下降,长期这样吃,不瘦才怪了!

本人观点,并不推荐这种饭水分离法,毕竟每个人对痛苦的承受力不同,何必这么极端呢?相反,于大夫主张饭前以及吃饭开始时喝汤喝水,舒服又减肥!

非要说增加进食难度,倒不如试试换成小餐具、把食材料理做得细碎、主食用粗杂粮薯类替代精米白面等一些更人性化手段。如果你就是喜欢挑战极限,或者觉得这吃法相当有仪式感,是一种历练,那当我没说。不过这种饭水分离法,倒是顺便减少了餐时饮料的消费,前提是两餐间(距离2小时)喝的也是无糖饮料。

好在对身体的不大,可能食物太干不好消化,营养吸收有些影响。

  听说吃饭的时候干湿分离,就是进餐时不让喝汤和水,有必要吗?

不知道你听到这个说法,目的是为了减肥还是养胃,这是两个方面的事。

  1、先说减肥

无论是汤还是水,因为水的存在,其能量密度都是比固体食物要低的,当然前提是,那汤不能是飘着厚厚一层动物油的肉汤,或者淀粉勾芡甚至放糖的稠汤,而是鲜味清汤,比如菌菇汤、海带汤、海米冬瓜汤、西红柿蛋花汤等等。

我一贯强调,减肥的进餐顺序至关重要:先喝一小碗鲜汤,再吃蔬菜到三五分饱,再吃肉类到六分饱,后吃杂粮或薯类主食到七八分饱,这样妥妥的瘦。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你说的干湿分离,是一餐内的干湿分离,但是后半句不喝汤水是错了。

减肥不仅要喝汤和水,而且是吃主菜之前喝,事实上很多中餐都颠倒了:大鱼大肉吃撑了,再来一碗西湖牛肉羹或者酸辣汤熘熘缝儿,不胖才怪!

这一点上,要学习广东人,粤菜的吃法就非常好,随餐要么汤,要么茶,想想广东人的身材,不怎么胖吧?

  2、再说养胃

如果正餐的肉、菜、饭本身不是蒸炖的非常软烂,此时如果混着汤水吃,比如汤泡饭这种吃法,是非常伤胃,而且影响消化的,原因有二:

一是原本固态食物更容易被牙齿捕捉和咀嚼到,经过口腔充分研磨成食糜后再吞入胃,减轻了胃的物理消化负担。如果此时是随着汤同时喝下,比如汤泡饭这种吃法,很可能是“囫囵吞枣”的感觉,胃实在是咯的疼!

二是同步大量液体随固态食物进入胃,胃的消化液也被稀释,消化酶作用效果被削弱,导致后续的肠道消化吸收效果差,食物的营养容易“穿肠而过”。不仅身体得不到充足营养,而且营养物质进入结肠经过细菌发酵,排便也容易更臭或更稀。

注意,这跟前边讲的“汤-菜-肉-饭”顺序是不一样的,先喝汤的妙处在于,胃肠对液体的吸收是非常快的,跟后边的咀嚼和消化固态食物交集时间不多。

所以,一餐内的干湿分离是对的,菜就是菜,饭就是饭,水就是水,如果在入口之前就混合了,对胃不好,但是说正餐不能有汤和水,倒没必要。

  总结

1、正餐时不仅可以喝汤喝水,而且必须要喝,没必要非在两餐之间喝水

2、喝汤喝水好在主菜之前,选择无油无糖无淀粉的清汤鲜汤

3、减肥的吃饭顺序:汤——菜——肉——饭,细嚼慢咽、七八分饱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