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大,睡眠时间应该越短。每天睡多久?

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04-12 13:59

  睡眠障碍患者常表现为灰黄色、精神萎靡、智力和记忆力下降、抵抗力差、衰老快。

  研究结果表明,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为7~8小时是合适的;孩子长一点,9~10小时是合适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日常睡眠时间可以适当缩短,但好不少于6小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应相应延长,具体来说,个人感觉精力充沛、舒适。

  怎样才能睡得更香?

  首先,睡眠时间应该是有规律的。在一天内,睡觉前的时间(晚上11点)是根据自然和人类生理时钟合作的佳时间。如果你能遵守这个规则,你就可以缩短睡眠时间。

  根据季节,其基本原则是配合阳光工作和休息,从春天到夏天,白天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秋冬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睡眠时间也应该调整,以满足四季睡眠的需要。比如《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晚上早起;夏三月..晚上早起;秋三月..早起;冬三月..早起晚起。”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生物钟存在于人体内,每天有规律的睡眠对自身生物钟的调节非常有益。

  其次,要学习孙思邈提出的“凡眠,先卧心,后卧眼。一夜之间,人卧被视为五度,反复常逐渐转”。也就是说,睡前抛开一切喜怒忧虑和烦恼,精神上尽量放松,让大脑处于抑制状态,然后慢慢闭上眼睛,自然昏昏欲睡。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寄托、生活积极的人往往平静,容易安详入睡;心胸狭窄、鸡肠小肚、斤斤计较、多愁善感、悲观消极的人往往失眠。这就是中国文化提倡修身养性的原因。

  另外,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合理的睡姿,选择舒适的卧具也很重要。这里稍微介绍一下睡姿的选择。孙思邈曾说:“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僵卧”,“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头不北卧,墙北也不安床” 。经过研究,印度苏布拉瓦尼教授还发现,头、东、脚是一种更科学的睡姿,这与地球磁场的存在有关。我也用这种方法。你不妨试试。

  除了上述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息有利于睡眠外,其他的,如冥想、睡前按摩、足浴、白天练习气功、打太极拳等,都有助于入睡。具体内容将在下一章中详细描述。当然,有时你需要向医生求助,用中药调节阴阳气血。

  说到睡眠,这里顺便提一下午休。虽然有些人主张不要午休,但我认为午睡对人体也很重要,尤其是对老年人。以我为例。每天午饭后,我通常看报纸休息一会儿,然后午睡一会儿。时间一般为1小时至1.5小时。适当的午睡可以弥补早上学习和工作所消耗的精力,为下半天的工作和学习做好准备,这对保持精力充沛和提高工作效率非常有帮助。

  当然,午睡也要注意以下事项:

  ,午饭后不要马上午睡,好休息半小时后再睡觉,否则很容易延长胃的排空时间,影响其消化功能。

  第二,午睡时间应该在一个小时左右。老年人可以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宜过长。午睡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过短不能达到休息的目的;但如果时间过长,人体很容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醒来后,精神状态不好,容易影响晚上的睡眠。

  第三,不要小睡或坐在办公桌前小睡,也不要用手臂代替枕头。睡眠姿势不仅不能消除疲劳,而且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出现眼压、前臂缺血、缺氧、麻木等症状,而且容易患颈椎、腰椎疾病,不利于健康。

  第四,起床时不要太用力,以免因为大脑突然供血不足而晕倒。好在床上停留几分钟,然后慢慢起床。

  第五,老年人不应该独自生活。好有人照顾他们的睡眠,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睡眠,如呼吸暂停、异常打鼾、呼吸不醒等,以防止睡眠中猝死。

  后两个预防措施也适用于夜间睡眠。

本文来自《无病到天年》,严禁转载出版社授权的内容。请联系出版社内容合作:

020-37617238

编辑推荐:

几个关于睡眠的误解 你知道吗

睡懒觉是有害的 7种方法可以创造健康的睡眠

失眠怎么办?中医妙法帮你睡个好觉。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