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酸梅汤会检测出“酒驾”?
前几天有人在微博上说喝了一瓶酸梅汤后开车,被交警发现酒后驾车,在网上引起热议。有网友爆料,不仅酸梅汤,吃了藿香正气水、蛋黄派等食物后,还可能“酒后驾车”。那么,这些食物会导致“酒后驾车”吗?开车前不能吃什么食物或药物?8日上午,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张玉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回答了网民关注的问题。
张玉林介绍,司机是否饮酒或醉酒是通过测量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来确定的。只有达到一定标准,才能显示出不同的等级,如饮酒和醉酒。“吃酸梅汤、蛋黄派、腐乳、蛋黄派、果啤(配料中有啤酒花)、醉蟹(螺、虾)、糟鸡(肉)、啤酒鸭、酿造元宵节等,正常情况下,食物或食物代谢物中只有少量酒精,不得超标。”
“如果发现超标,有两个问题。张玉林说,一是标准是否合理。如果标准过高,正常食物和代谢物中的酒精被认为是饮酒,应适当调整指标;二是测量仪器的敏感性。任何测量仪器都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敏感性的仪器在达到一定酒精量之前可能会显示饮酒。它们太敏感了。仪器测量的结果不一定是真正的结果。另一种是特异度高的仪器,可能会降低敏感度。“如果酒后驾车因正常食用上述食物而被发现,则表明标准或仪器存在问题,不能用科学依据来衡量。张玉林对记者说。
此外,张玉林建议,如果你吃能引起嗜睡的药物,如抗感冒药、镇静剂等,你应该休息一会儿,然后开车。”检查酒后驾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酒后容易昏昏欲睡,神经敏感性降低,事故是由这些引起的。因此,只要食物和药物能引起这些症状,就不建议开车。”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