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鲱鱼有什么好处和作用?
绿鱼也是一种鱼,我相信很多人都吃过绿鱼,那么吃绿鱼有什么好处和效果,吃禁忌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青鱼的介绍
青鱼(英文名:Black Carp ),又称黑草、螺狮青、青根鱼、乌青鱼、黑坤、青棒、钢青,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罕见;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的重要渔业资源,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养殖对象“四大家鱼”之一。
绿鱼的营养价值
1. 绿鱼除了富含蛋白质、脂肪外,还富含硒、碘等微量元素,具有抗衰老、抗癌作用;
2. 鱼富含核酸,是人体细胞所必需的物质。有人认为核酸食品可以使人年轻,治疗多种疾病。
青鱼的功效和作用
青鱼肉质平,味甘,归脾胃经,具有益气、补虚、健脾、养胃、化湿、祛风、利水的功效,还能防止妊娠水肿。
青鱼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
2. 适用于各种水肿、肝炎、肾炎、脚气脚弱的人群; 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的人群;适用于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硬化。
3. 脾胃含热者不宜食用,瘙痒性皮肤病、内热、荨麻疹、癣者应避免食用。
如何烹饪青鱼?
1. 青鱼可红烧、干烧、炖、糖醋或切片熏制,也可加工成条、片、块制作各种菜肴;
2. 清理绿鱼提示:右手握刀,左手按鱼头,刀从尾到头刮鳞片,然后用右拇指和食指挖鳃,用剪刀从绿鱼嘴到脐带切开腹部,挖出内脏,用水冲洗,用刀刮腹部黑膜,然后冲洗。
食用青鱼的禁忌
1.青鱼忌与李子同食;青鱼忌用牛羊油煎炸;不要与荆芥、白术、苍术同食。
2.青鱼胆味苦、寒、有毒,能泻热、消炎、明目、退阴。外用主治眼红肿痛、结膜炎、阴障、喉痹、聋、溃疡、白秃等疾病;内服可治疗扁桃体炎。胆汁有毒,不宜滥服。吃太多绿鱼胆会中毒。半小时后,轻度恶心、呕吐、腹痛、水样大便;腹泻后昏迷、尿少、无尿、视力模糊、巩膜黄染,其次是骚动、抽搐、牙关闭、四肢僵硬、口吐白沫、眼球上升、呼吸迅速。若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死亡。
青鱼的做法大全
1、火夹糟青鱼
原料:青鱼中段(1段,600克)、火腿(45克)、香糟(160克)、整葱(2根)、姜片(3片)、黄酒(75克)、盐(20克)、味精(少许)
做法:
1.用全青鱼杀死,清理干净,清洗干净,一切两开,留下600克重的中间部分,前面用斜刀均匀覆盖约10个斜缝,每个斜缝不能覆盖,然后用盐腌半小时。
2.用香糟和酒混合,把鱼放在糟里大约三个小时,让它尝起来很美味。然后取出,用冷水洗。
3.将火腿片切成10片2英寸长的薄片,在鱼上的每个斜缝中嵌入1片,放入长盘中,加入洋葱、姜、盐和味精,在笼子里蒸10到15分钟左右,取出洋葱和姜。如果你喜欢吃洋葱和姜,你可以在上面放一点洋葱和姜,然后倒一点熟猪油。
2、烩青鱼鲜肚
原料:500克鱼肚、50克冬笋、50克火腿、50克蘑菇(鲜)、2克味精、10克姜、1克胡椒粉、15克淀粉(蚕豆)、50克猪油(精炼)、50克黄酒、7克盐、10克葱、5克香菜、25克鸡油。
做法:
1. 冬笋去皮,洗净,煮熟,切片;火腿切片;蘑菇去蒂,洗净,切片;姜洗净,切片;葱洗净,切片;选择洗香菜。
2. 将鲜鱼肚(青鱼鲜肚)分离成外肚和内肚。
3. 将外肚用沸水烫至色白有光时捞出,入清水漂清。
4. 将内肚放入汤锅中煨至软绵捞出,入清水漂清。
5. 将加工过的鱼肚改刀切成棱形块备用。
6. 将锅放在旺火上加热,舀入熟猪油,加入姜片和葱炒香。
7. 竹笋片、蘑菇片、熟火腿片,稍微炒一下。
8. 加入鱼肚,加入250克黄酒、鸡清汤、精盐、味精,煮沸。
9. 煮沸后,用水淀粉变稠,倒入熟鸡油装盘。
10. 撒上胡椒粉(白胡椒粉),放上香菜叶。
3、糟青鱼干
原料:青鱼7500克,江米酒100克,白砂糖300克,黄酒500克,盐130克。
做法:
1. 将青鱼平放在案头,不要去除鱼鳞,用刀从尾部沿背部到头部,劈开头部,切成鱼腹相连的两侧,挖出内脏和鳃,切掉牙齿,刮掉腹部黑膜,用干布擦拭腹腔;
2. 将盐和硝4克混合均匀,擦拭鱼全身,背脊多擦几次;
3. 背部肉厚处用竹扦插几个孔,使盐硝塞入,防止霉变;
4. 然后放入缸内,鱼鳞朝下,用大石块压住,超过7 天后取出;
5. 用清水洗净,在阳光下晒10天左右,然后挂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一个月左右;
6. 将鱼干切成10厘米长、35厘米宽的小块,放入小瓦坛;
7. 将酿酒、白糖、黄酒、糟烧酒调制成汁液,倒入瓦坛浸泡鱼块;
8. 用两片竹子交叉压鱼干,然后用粘土密封罐口,在阴凉处腌制4 个月;
9. 将鱼干放入碗中,加入原卤汁、白糖、黄酒,直至浸泡鱼肉,加盖;
10. 笼子用旺火蒸1左右 小时,直到鱼呈鲜红色;
11. 上桌前换刀装盘,倒入蒸制时的原汁即可。、
我们将在这里介绍吃绿鱼的好处和效果。我相信你看完后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们衷心祝愿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