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04-19 18:00

乌梅,又称春梅,中医认为乌梅酸、温、无毒,具有安心、除热、下气、祛痰、解渴调节、杀虫、治疗肢体疼痛、肺结核的作用。乌梅浸泡在水中饮用可治疗寒冷、热、呕吐和腹泻,用干姜制成肉丸,腹泻效果好。乌梅富含有机酸,对改善肝功能有很大的作用,对一些肝病患者可以多吃。

治病功效

1、治小儿头疮

取乌梅,烧末,用生油调涂即可。

2、治伤寒头痛

胸痛,取乌梅十四片,盐五合,加水一升,煎至半升,温服含吐,吐后避免风吹。

3、治心胆腹痛

取乌梅十四枚,加水五升,煮沸后,纳大钱十四枚,煮至二升半,分顿服下。

4、治大便不通

取十个黑梅,汤浸泡后去核,做成枣大小的丸子,塞进肛门,一会儿就能排便。

5、治久痢不止

取二十个乌梅,加水一盏,煎至六分,分两次服用。

6、治产后痢渴

取二十个乌梅肉,麦门冬十二分,加水一升,煮七合,慢慢喝。

食疗方

乌梅汤

材料:乌梅8粒,冰糖一些。

做法:用刀将黑梅切碎,放入锅中,加水,用文火煮20分钟,加入冰糖,煮至冰糖融化,搅拌均匀,温热后服用。

功效:消肿杀虫,收敛肺涩肠,健脾开胃。

乌梅宜食宜忌人群

宜食

适用于虚热口渴、胃呆食少、胃酸缺乏(包括萎缩性胃炎胃酸过少)

,消化不良、慢性痢疾肠炎患者食用;适用于孕妇妊娠阻塞;适用于胆道蛔虫。适用于夏季用砂糖煎水制作酸梅汤饮料,清凉解暑,生津止渴。《休息饮食谱》:“梅,酸温,温胆生津,孕妇多嗜之。”《本草新编》:“乌梅止痢疟,每一次都有速效。”

忌食

感冒、发烧、咳嗽、痰多、胸膈痞闷的人不宜食用;细菌性痢疾和肠炎的早期禁食。妇女在正常月经期和孕妇产前和产后禁食。

宜忌

有实邪者忌服。

《日华子本草》:“多吃伤骨,侵蚀脾胃,使人发烧。”《本草经疏》:

“不要多吃,牙痛和疾病应该是发散者的咸忌。”《得配本草》:“初始疟痢疾者禁用。”《随息居饮食谱》:“多吃损齿,生痰助火,痰咳,营养不良,痞积,胀满,外感末清,女性天贵不行,女性月经期,产前产后,祛痘后避免。”《药品化义》:“咳嗽初期,气实喘促,胸脯痞闷,怕酸以束邪气,戒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