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吃鱼油并不是越多越好。
专家提醒!吃鱼油不多越好:“浮游生物能使汞甲基化,即一个汞携带两个甲基,变成甲基汞Hg(CH3)2 。”宋教授生动地比划着,“甲基汞的一大特点是能够顺利通过人体脑血屏障,直接破坏人体的神经中枢。”
鱼油不像很多商家宣传的那样。吃得越多越好。多吃是有害的。
王光亚说,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过氧化,鱼油吃得太多,不受控制,会产生。在生活中,老年斑是过氧化的表现。
更严重的是,汞中毒也可能发生。
3月19日,根据美国科学家多年的监测和研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美国环境保护署联合发布通知,海洋鱼类含有大量甲基汞。
汞是一种重金属。虽然人体内汞含量轻微超标对成人的危害不明显,但会破坏儿童的神经系统。从这个角度来看,专家建议儿童和孕妇尽量少吃深海鱼和深海鱼油。
记者从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宋文质教授那里了解到,海鱼含汞的现象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日本,在那里的渔民中爆发了一种奇怪的疾病“水俣病”。
宋文质教授展示了这样一种因果关系:日本化工厂不断向海洋排放汞废水,海水汞被浮游生物消化成有机汞,即甲基汞,虾吃浮游生物,汞在体内积累,然后小鱼吃虾,大鱼吃小鱼,在食物链中,汞不断聚集,直到鲨鱼和其他大鱼,毒性比原来高很多倍。
“浮游生物能使汞甲基化,即一个汞携带两个甲基,变成甲基汞Hg(CH3)2 。”宋教授生动地比划着,“甲基汞的一大特点是能够顺利通过人体脑血屏障,直接破坏人体的神经中枢。”
宋教授说,汞中毒的症状是行走不稳定和疯狂。
然而,FDA专家表示,没有必要谈论鱼的颜色变化。一些海鱼仍然可以适量食用,如鲑鱼、虾、吞拿鱼等。他们建议,这些海鲜的每周消费量应低于340克,其他海鲜包括贝类、白吞拿等,每周消费量不应超过170克。宋教授非常同意这一点。他说,就像转基因食品一样,我们找不到理由害怕它。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