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炖鱼的材料和做法
鱼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肉类食品,价格也不贵。这是一种我们经常吃的肉。在鱼的做法中,家常炖鱼是常见的。炖鱼大的优点是可以大限度地保存鱼的营养和新鲜度。这是有营养的鱼。但是做鱼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否则鱼会鱼腥味和难吃。家常炖鱼的做法是什么?让我们看看!
目 如何选择鱼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哪些人不适合吃鱼?
家常炖鱼的做法
家常炖鱼的做法一
食材准备
鲜鱼500克,老豆腐200克,五花肉150克。葱姜适量,八角一片,料酒2勺,酱油1勺,酱油1勺,糖1勺,盐适量。
方法步骤
1.将鱼清理干净,五花肉切片,老豆腐切片,葱切片,姜切片,八角洗净。
2.将净锅放在火上,放入五花肉中,煎至变色出油后舀出备用:
3.锅中加入一些油,放入鱼中,开中小火,煎黄一面后翻面,煎至两面微黄。
4.将五花肉、生姜、葱、八角放入步骤2。放入料酒、酱油、酱油、糖。
5.倒入淹没锅内材料的热水,用大火煮沸,用小火炖约30分钟。
6.加豆腐和盐。
7.再煮10分钟左右。
家常炖鱼的做法二
食材准备
鲜鲤鱼1条(重约800克),猪五花肉50克,小菜心60克,豆瓣酱20克,料酒25克,葱、姜、蒜瓣15克,白糖3克,醋5克,精盐2克,胡椒、味精、胡椒粒1克,八角2克,红干椒段,酱油,芝麻油10克,色拉油20克。
方法步骤
1.鲤鱼去鳃、鳞、内脏,洗净。切成5厘米长的段落,在段落两侧切花刀,切去鳍,去掉头尾。
二、五花肉切片;小菜心掰洗干净;豆瓣酱剁碎。
3.锅中加入色拉油,加入胡椒粉和八角炒香,加入姜片、蒜瓣和五花肉片稍微炒一下。加入甜面酱、豆瓣酱、料酒、酱油炒开,加入沸水,加入鱼段(水不要过鱼)。
4.将辣椒段、葱段、醋、白糖、精盐烧开,用小火炖10分钟,用旺火收汁。当你觉得汁有点浓的时候,你不需要摘洋葱、姜片、蒜瓣和八角形。加入味精、胡椒粉和芝麻油,放入锅中,放入碗中。
家常炖鱼的做法三
食材准备
净黄花鱼1条(重约500克),玉兰片、卷心菜、蘑菇、肥肉、料酒15克,植物油125克,味精2克,精盐4克,酱油25克,糖葱10克,汤300克,辣椒0.5克,辣椒油5克。
方法步骤
1.每隔1.8厘米将鱼身两侧切成花刀。将玉兰切成3.3厘米长、0.3厘米厚的片。白菜切成3.3厘米长的段落,肥肉每隔0.3厘米切成直刀,然后用刀切成3.3厘米长、0.3厘米厚的段落。
2.切开圆蘑;葱切成段;姜切片。
3.在鱼身两侧涂一点酱油腌制,锅内加宽油,烧至70%或80%热,将鱼放入油中,炸至金黄色。
4.用锅加油,油热时加入调味料和配料翻炒,加入汤,然后将鱼放入锅中炖至汤剩下1半时,取出葱、姜、胡椒粉,调整口味,将卷心菜放入锅中,加入胡椒油。
家常炖鱼的做法四
食材准备
鲤鱼盐、白糖、味精、料酒、酱油、葱、姜、蒜瓣、胡椒、大料、醋、淀粉、香菜。
方法步骤
1.鲤鱼刮鳞、去鳃、内脏后洗净,用盐、料酒、葱、姜腌制约1小时。
2.锅加热后,加油将鱼的两面煎至金黄色,取出控油。
3.锅加热少量油,加入葱、姜、蒜、胡椒、大料、胡椒炒香,加入汤、酱油调色,加入盐、糖、味精、醋、料酒调味。煮沸后,将煎好的鱼炖至成熟,放入锅中,放入锅中,将原汤变稠,倒在鱼上,撒上卷心菜叶和葱丝。
做鱼的九个小窍门
1.鱼去腥味
鲤鱼和草鱼是我们经常吃的鱼,但它们都是土腥味很重的鱼。如果你不注意,鱼会有很大的鱼腥味,所以去除鱼腥味是步。
鱼去腥的方法
①将鱼破肚后,用温水将鱼洗两遍。但一定要记住,温水千万不要用热水。
②把鱼泡在盆里,然后把胡椒、大料和姜放进水里。你可以选择倒一点醋或料酒来消除腥味。
③用刀剁鱼头,可以从横截面看到一块类似绳头的肉,用手拔出那条线,这样可以减少鱼腥味。
④洗鱼时,一定要把鱼的内脏洗干净,这样会去除很多腥味。
⑤温茶去味法:将鱼浸泡在温茶中,去除鱼腥味。
⑥白酒去味法:鱼洗净后,用白酒覆盖鱼体,1分钟后用水洗净,可去除腥味。
⑦红酒去味法:先将鱼切开,用红酒腌制,酒中的鞣质和香味可去除腥味。
⑧橘皮去味法:烧鱼时加入一点橘皮,可去腥。
⑨牛奶的味道去除方法:炖鱼时,在锅里放牛奶,这样不仅可以去除鱼腥味,而且可以使鱼变得柔软和美味。炸鱼时,现在把鱼浸泡在牛奶中一会儿,你可以去除鱼腥味,增加新鲜的味道。
2.炖鱼入味
吃炖鱼是一件非常纠结的事情。鱼有很多刺,鱼很难品尝。如果你炖鱼,建议选择2-3公斤的鱼。洗净后,在鱼上画几把刀,提前用盐和料酒腌制,用葱和姜腌制,使鱼味道鲜美。炖菜时,用小火慢慢炖。俗话说,“千炖豆腐,万炖鱼”炖的时间越长,味道就越好。
3.煎鱼不散
外焦里嫩的炸鱼很好吃,但是炸鱼很麻烦。如果你不小心,你会把鱼炸得四分五裂。如果鱼保持完整,也有诀窍。炸鱼时,做一个面粉蛋糊。先把美味的鱼放在面粉里粘一遍,然后挂一层薄薄的蛋液。炸鱼很漂亮。
4.煎鱼不粘锅
你可以在热锅里放油,然后撒点盐,或者用姜擦锅。你也可以把锅加热一点,油温高一点,然后放入鱼中,鱼遇到高油温皮会立即变硬,不会粘在锅里,然后用小火煎鱼。
5.蒸鱼不腥
据说蒸鱼可以大限度地保持鱼的味道和营养,所以吃鱼健康的方法是蒸。如果蒸鱼想要鱼不鱼腥味,洋葱、姜、大蒜是不可分割的,蒸鱼因为时间短,所以调味料更多,味道更厚,可以很好地覆盖鱼腥味。
6.用沸水蒸鱼
蒸鱼时,先把锅里的水烧开,然后蒸鱼。不要用冷水蒸。因为当鱼突然遇到高温时,外部组织凝固,可以锁住内部的新鲜汁液。蒸之前,好在鱼上撒一些鸡油或猪油,这样可以使鱼更滑更嫩。你也可以密封塑料薄膜,以防止鱼的新鲜味道消失或滴入蒸锅水中稀释鱼的味道。
7.烧鱼不碎
我非常喜欢红烧鱼。但是,当我烧鱼的时候,鱼经常被整条鱼放进锅里,当它从锅里出来的时候,它变成了两半。如果烧鱼不碎,好的办法就是先炒一遍,让它定型。第二次烹饪时,千万不要用铲子来回翻。你应该用勺子多次把鱼汤倒在鱼身上,让它尝起来很美味。如果你不能在整个过程中翻鱼,尽量不要翻鱼。
8.鲜美鱼汤
不用说,鱼汤有多美味,但煮鱼汤也有诀窍。鱼应该先煎,然后倒入热水,用小火慢慢炖。好放几片豆腐一起炖。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鱼汤颜色纯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9.冷冻鱼放奶烧
在冰箱里煮鱼很长一段时间,你可以在汤里放一些新鲜的牛奶来增加鱼的味道。鱼从冰箱里取出后,好自然冷冻,也可以在容器里解冻一点盐,目的是冷冻鱼中的蛋白质会慢慢凝固,防止液体流失,失去营养。
鱼中所含的营养成分3
鱼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质,其含量约为15种~利用率高达85%~90%,氨 基酸成分平衡,只色氨酸含量低。鱼含水量高,肉质细嫩,比畜肉多 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鱼的脂肪含量约为1~10%主要存在于皮下和器官周 围。不同鱼类的脂肪含量差别很大。例如,大鱼的脂肪含量为0.5%,银鱼的脂肪含量很高 5.6%,河鳗脂肪含量高达10.8%。鱼脂多为液体,熔点低 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牲畜、家禽和牛奶 动物性食物,如鸡蛋。每100 克鱼肉含有约1000个胆固醇 毫克,但鱼含有胆固醇 很高,如每100 克黄花鱼含胆固醇819 毫克,每100 克大马哈鱼子酱含胆 固醇486 毫克。
鱼还含有磷、钙、钠、氯、钾、镁等矿物质,其中磷含量高,海 鱼富含碘。鱼类也是维生素B2 良好的尼克酸来源。鱼的肝脏含有 维生素A丰富 由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D 性质活泼,容易氧化失活,所以新的 鲜鱼必须及时加工,以免破坏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
如何选择新鲜鱼?
(1)腮。新鲜的鳃盖关闭,鳃呈鲜红色,有的还带血,没有粘液和污垢,没有异味。鳃呈淡红色或灰红色,鱼不再新鲜。如果鳃呈灰色或黑色,附着强粘液和污垢,并有异味,说明鱼腐烂变质。
(2)鱼眼。新鲜的鱼眼干净明亮,略凸,完美无遮盖。不新鲜的鱼眼是灰色的,甚至覆盖着一层糊状的厚膜或污垢,使眼睛模糊和凹陷。腐烂的眼球破裂和移位。
(3)鳍。新鲜鳍的皮肤靠近鳍,完好无损,颜色鲜艳。不新鲜鳍的皮肤颜色下降,有破裂现象。腐烂的皮肤剥落,鳍分散。
(4)皮肤。新鲜鱼的皮肤有光泽,鳞片完整,靠近鱼体,鳞片明亮,附着在鱼体上的薄粘液是鱼体固有的生理现象。不新鲜鱼的皮肤暗沉,鳞片松散,层次模糊,有些鱼的鳞片变色,皮肤有厚粘液。腐烂的鱼的颜色完全改变了,皮肤上有厚厚的粘液。腐烂的鱼的颜色完全改变了,皮肤液体粘在手上,有气味。
(5)肉质。新鲜鱼组织紧密,肉质坚实,用手按压弹性明显,用手松开按压处的凹陷处长时间难以平静,用手可以使肉与骨分离。
(6)姿势。新鲜鱼拿起来又硬又直。有些鱼,如黄墙或鲈鱼、乌鱼等,上市时放入冰中保鲜,头尾向上倾斜,仍然新鲜。如果手上的肉没有弹性,头尾柔软下垂,就不够新鲜了。新鲜鱼嘴唇坚实,不变色,腹部紧绷,肛门周围有一个圆坑。不新鲜的唇肉苍白,甚至骨分离开裂,腹部肿胀柔软,肛门突出。
哪些人不适合吃鱼
1、痛风患者。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的增加导致尿酸的增加,然后尿酸在关节中形成结节,导致关节疼痛和变形,鱼含有嘌呤,这就是为什么沿海人患痛风的比例远高于内陆城市。因此,痛风患者不能吃鱼。吃鱼会加重病情,疼痛会更严重。
2、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出血性疾病是指血小板凝集的功能障碍,鱼含有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因此,吃鱼会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3、肝硬化患者。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肝脏好,所以生活是彩色的,一旦一个人的肝脏坏了,他的生活是黑白的,因为一旦肝硬化,很多食物不能吃,鱼不能吃,因为肝硬化容易导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鱼含有抑制凝血的成分,所以,肝硬化吃鱼绝对更糟。
4、结核病患者。由于结核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异烟肼,如果同时吃鱼,很容易引起过敏,不仅影响药物的疗效,严重的过敏反应也会导致高血压和脑出血,因此非常危险。
除了四种疾病,还有一些先天性对鱼过敏的人不适合吃鱼,所以我们吃鱼是一种幸福,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对健康有益。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