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有何药用功效?中医来为你详解
说到蒲公英,我们都太熟悉了,在乡下,蒲公英是一种野草,田野上随处可见。 不要小看,这到处都是野草,它有很强的药用价值,是一种特别常用的解热解毒中药。 有很多朋友,会选择蒲公英,春夏时采花,晾干备用。
蒲公英味苦,甘寒,入肝、胃,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易林传要》中评价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解毒、消肿止核、祛毒止乳等功效
蒲公英早入药可见于唐代,当时主要用于“乳痈”,即乳汁排泄不畅引起的急性炎症。至今蒲公英仍是治疗奶痈的特效药。蒲公英可以任意使用,无论是鲜草汁捣碎服用,干品煎服,还是捣碎外敷,都可以消肿止痛。
蒲公英教育除了学生能够进行治疗乳痈,在清热以及解毒能力方面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我们对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急性患者肝炎等急性热病的中医临床治疗中,既可以选择单用蒲公英,也可以与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等联用;而治疗疔毒(即皮肤出现急性发生化脓性的炎症),蒲公英则常于紫花地丁、菊花、金银花等配用,清代《医宗金鉴》中的五味不同消毒饮就是一种治疗疔毒的名方。
一朵蒲公英比一碗白虎汤好多了。蒲公英在清除胃火方面,还具有独特的功能。蒲公英可以清泻胃火,经常食用不会影响胃气,对于胃火所致的胃炎、胃溃疡,用新鲜蒲公英煮开的水饮用,或将蒲公英煮熟食用,都会有很好的效果。少量蒲公英,加橘皮、砂仁及其他中药配合,可以起到健脾胃、消化不良、胃痛、胃炎等疾病的作用。
蒲公英不仅进入胃,还进入肝脏,因此,对肝脏上火引起的眼部炎症肿胀疼痛,如急性结膜炎、眼睑炎等疾病,可以用蒲公英煎熏洗,有很好的效果。 《肾溪路医心》中有一种“盲蒲公英汤”,是将蒲公英煎内服,用于治疗眼疾、肿痛、翼状胬肉、红静脉及络脉、眼痛甚至脑痛、流泪等发热症状。
除了上面提到的功效,蒲公英还可以利尿通淋,对于那些有泌尿道感染的人来说,它有特别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将新鲜的蒲公英捣碎,并加入蛋白混合物外用,即可治疗腮腺炎。蒲公英虽然有特别好的效果,但它主要是用于水和火的热引起的一些问题,但如果没有,火,热毒,那么可能有泄泻的问题。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