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脑卒中的健康四大基石
生活中,人们早已习惯“谈风色变”——这个“风”,是指“中风”,又叫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据统计,脑卒中致残率超过70%,这意味着一旦发病,将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缺氧超6分钟 大脑损伤不可逆
大脑犹如人体的“司令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总指挥。当脑卒中发生时,脑部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血液供应中断,脑组织受损甚至坏死。这种损伤直接影响患者的肢体动作、语言、认知能力和记忆力等。成年人大脑的重量虽然仅占体重的2%,但需要全身20%的血液供应。大脑对氧气高度依赖,缺氧超6分钟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面临性功能丧失。
脑卒中患者的残疾表现有很多,常见的包括肢体残疾,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语言残疾,包括失语、构音障碍等,影响患者的语言交流能力;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长期昏迷等。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快速识别脑卒中要记住“120”法则:“1”指1张面孔,观察患者面部是否对称,有无嘴歪眼斜;“2”指上下肢体,查明患者有无一侧肢体麻木无力;“0”指聆听,与患者对话,观察是否表达困难。一旦发现异常,身边人要立刻120送医。在发病6小时内,患者有机会“静脉溶栓”,24小时内有机会“介入拉栓”,这是逆转偏瘫的黄金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脑卒中年轻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脑卒中患者逐渐年轻化,这主要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熬夜、嗜烟酒、精神压力大,以及慢性疾病提前发生有关。同时,年轻人往往认为疾病离自己很遥远,体检和治疗依从性差,这些因素进一步助推了年轻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率。
脑卒中虽然可怕,但90%以上是可以预防的。预防脑卒中应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此外,我们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大家还应清淡饮食、增加体育锻炼,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