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癌症晚期到肿瘤消失5件事是关键
在得知自己是癌症晚期时,有人会活得小心翼翼,害怕见不到明天,有人却坦然接受,并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奇迹。
为什么“直肠癌”越来越多?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疾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却唯独直肠癌在过去10年内不降反增,且还在以年均4%-5%的速度递增!
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只占全球总人数的17%,但是直肠癌患者在全球的占比却达到了31%。为什么可防可治的结直肠癌,每年的数据却只增不减?
“三高一少”饮食:饮食是导致直肠发生癌变的一大诱因,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的饮食特点,会刺激胆汁大量分泌,从而刺激肠道粘膜。
爱抽烟、喝酒:统计数据发现,吸烟人群患结直肠癌概率,是不吸烟人群的1.27倍。同样,喜欢饮酒的人,患大肠癌风险增加1.5倍。
各种压力:学习、工作、生活等种种压力,会使得人处于负能量的情绪中,容易产生焦虑、急躁、易怒、忧郁的心理。这些负面心理会降低人的免疫力,促使大量自由基生成,终可能诱发细胞恶变。
直肠癌多半是“拖”出来的
肠癌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但它却不是急性病。肠癌的过程一般是: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这个阶段一般需要经历10-15年。
与其他癌症相似,肠癌早期率非常可观,5年生存率高达90%,但发生转移性的直肠癌5年生存率则大幅下降,仅为14%。
遗憾的是,我国大多数肠癌患者被发现时,已是肠癌晚期,这种现象主要与老百姓缺乏早筛意识有关。数据调研发现,97%的患者在患病前并没有做过任何肠镜筛查,往往是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才去医院检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马钦医生提醒,早期结直肠癌由于其癌症特性,并无明显症状,因此有效的方法就是肠镜检查。只要定期做肠镜,早早把息肉摘除掉,就完全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得结直肠癌。
因此,当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腹胀不适、腹部肿块时,需警惕是直肠癌的“预警”,尽早到医院做一次肠镜检查。
当然,除了注意定期体检,也要从生活方式上干预患癌的风险。
饮食上,应增加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促进肠道健康;
运动上,保持每周至少半小时的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也有利于加强身体抵抗力,提高细胞活性。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