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多肉也容易导致肠癌。
由于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癌症的高发病率已成为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根据2013年1月发布的《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国每年新增肿瘤病例约312万例,平均每天招募约8550人,每分钟诊断为癌症近6人。中国医学科学院癌症医院癌症预防科教授袁凤兰说,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对抗癌症的佳方法,但有必要提前知道癌细胞喜欢找什么样的人。
肺癌:长期吸烟的人;长期接触油烟的人
吸烟是肺癌的罪魁祸首。统计显示,肺癌死亡的10名患者中,有9名是吸烟者。袁凤兰指出,每天吸烟20多支,连续20多年,容易诱发肺癌。经常被迫吸二手烟的人患癌症的几率相对较高。上海同济大学肿瘤研究所发现,中青年妇女长期接触高温油烟会使患肺癌的风险增加2~3倍。另一项为期五年的上海调查显示,经常在路边吃油炸食品的人患肺癌的风险是其他人的三倍。
建议:吸烟者戒烟,在公共场所完全禁烟。45岁以上有吸烟史的人每年进行一次癌症预防体检。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表示,为了减少厨房油烟的损害,应少做高温油炸食品,从事烹饪30年以上的中老年妇女应注意定期体检。
胃癌:胃溃疡也喜欢吃剩菜;酗酒者;喜欢腌制食品的人
胃溃疡和其他慢性胃病患者比其他人更容易患胃癌。如果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总是吃剩菜,潜在的细菌可能会诱发胃癌。酗酒者也应该保持警惕,因为酒精对身体的危害是全面的。北京肿瘤医院的沈林教授说,喜欢吃高盐饮食和腌制食品,特别是那些没有腌制食品的人,胃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建议:多吃绿色和黄色蔬菜;少吃咸、腌、干、发霉的食物;限酒;40岁以上男性、胃癌家族史、慢性胃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定期体检。
食管癌:爱吃烫的人;吃得太快的人
长期食用过快、过热或饮酒可能会反复烧伤或损伤食管粘膜,使其长期处于修复状态,导致癌变。据统计,90%以上的食管癌患者通常喜欢热食和热饮。
建议:直系亲属中食管癌患者应定期体检;平时尽量避免吃得太快太粗,食物温度好低于40摄氏度。
肝癌:嗜酒者;有基础肝病的人
饮酒对肝脏的危害大。长期大量饮酒会反复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硬化,从肝硬化到肝癌的比例高达70%。肝癌还有两个重要的致病因素,即病毒性肝炎和黄曲霉毒素,主要发生在发霉的食物中。
建议:接种肝炎疫苗时,肝炎患者应特别注意饮酒限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不吃发霉的食物。
肠癌:吃太多肉的人;久坐不动的人
肠癌与糖尿病和高血压有类似的基因发病机制。反映在生活方式上,主要是全年吃太多肉,缺乏膳食纤维摄入;久坐少动,不按时排便等。肥胖者更容易被抓住。
建议:少吃多动。少吃油炸、油炸、腌制食品,每周吃红肉不超过1公斤;适当增加运动量,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
乳腺癌:40岁以上未孕不哺乳的人;经常服用避孕药的人
在女性高发癌症中,乳腺癌已经超过肺癌,成为位。乳腺癌的主要原因是晚婚晚育、频繁服用避孕药、大量接触有类雌激素作用的化学品(如化妆品等)。)、精神压力大等。
建议:女性应多吃素食;好母乳喂养到6个月大;有乳腺癌家族史、40岁以上未孕、超重的妇女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和早期乳腺癌筛查。
甲状腺癌:接受过多辐射的人;摄入过多碘的人
甲状腺癌的诱因尚不清楚,但甲状腺对放射性环境敏感,如医学检查、自然辐射等。此外,过量摄入碘也会产生影响。
建议:要有保护意识,尽量少接触辐射大的物品;有甲状腺癌家族史、沿海居民等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的妇女,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宫颈癌:性生活混乱的人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10万人,占全球病例的1/5。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其大的病因。在生活方式上,性生活过早、多性伴侣等性生活混乱的人发病率较高。
建议:预防宫颈癌有效的方法是接种宫颈癌疫苗,有慢性宫颈疾病的要积极治疗。生活中要防止不洁行为。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