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做好5点预防儿童厌食症
厌食症主要是指食欲不振,不喜欢吃东西。本病属于中医“营养不良”的范畴,主要是乳食不良,损害脾胃,运输和化学失去部门,应治疗脾胃,消除食物停滞。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积极做以下五点,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儿童厌食症。
目 记录儿童厌食症的病因,积极做好5点预防儿童厌食症儿童厌食症的症状。儿童厌食症应该做哪些检查?儿童厌食症应该如何护理?
儿童厌食症的病因
全身性疾病的影响(20%):
许多急慢性传染病都有厌食症的表现,尤其是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肠炎、长期便秘等消化道疾病。
药物影响 (20%):
许多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容易引起恶心和呕吐,如红霉素、氯霉素和磺胺类药物,也会导致厌食症。维生素A或维生素D中毒也表现为厌食症,一些抗癌药物更容易引起厌食症。
缺乏微量元素和一些内分泌素(15%):
锌缺乏常表现为厌食症,部分内分泌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对不足也可表现为厌食症。
气候影响(10%):
比如炎热的夏天也是厌食的原因。
喂养不当 (10%):
这是目前突出的原因,尤其是城市,因为家庭经济改善,市场儿童食品供应增加,独生子女被宠坏,父母缺乏科学的喂养知识,吃零食,吃冷饮,给“营养食品”,一些高蛋白、高糖食品(如巧克力等),但食欲下降。
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10%):
仅指精神因素引起的厌食症,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如下:
1、急性精神刺激:如果孩子受到强烈惊吓,精神萎靡,活动受到抑制,食欲下降,这种厌食往往不会持续太久,食欲会在恐吓心理过去恢复。
2、亚急性或慢性精神刺激:当你离开亲戚和熟悉的环境进入托儿所或其他新环境时,你不适应新环境,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有时饭后呕吐,家庭不幸或父母离婚。
3、错误教育的影响:
①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太高,限制自由,阻止与其他孩子玩耍,或限制他想去的地方,影响他们的情绪,降低他们的食欲。
②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饮食,反复诱导或威胁导致厌食。
4、顽固性神经性厌食症:个别女孩的神经性厌食症可能非常严重。患者极度消瘦和虚弱,类似于严重的营养不良,如体温低、怕冷、心率低、血压低、肢体发绀、闭经、贫血、维生素和蛋白质缺乏等。
发病机制
1、疾病影响:急性和慢性疾病可导致胃肠功能不足(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厌食症。如今,几乎所有抗生素的长期应用都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微生态失衡、腹胀、恶心和厌食症。
2、气候:温度高,湿度高,会影响胃肠功能,减少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减少胃酸等,导致消化功能下降,引起厌食。
3、喂养不当:正常儿童每隔3次~4h胃内容物排空,血糖下降,会产生食欲,喂养不当或饮食习惯不良,如不规律,饭前吃零食或糖果,胃总是有东西,血糖不下降,就不会有食欲。
4、情绪因素:强迫进食,引起儿童反感,各种影响儿童情绪的因素,都会导致厌食症。
5、顽固性神经厌食症:儿童内分泌检查,尿液17-羟基类固醇排出低于正常,血浆皮质醇含量正常或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抑制地塞米松反应,这些变化也可见于严重营养不良,有人提出患者可能有间脑-神经内分泌功能缺陷,是病理基础,除神经厌食症外,血浆生长激素对低血糖反应减弱,其他营养不良正常或加强,厌食症儿童对左旋多巴的反应也受损。这两种反应与边缘系统下丘脑的功能密切相关。一些作者怀疑这与下丘脑调节食欲的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2.积极做好5点预防儿童厌食症
1、培养饮食习惯
为了预防儿童厌食症,首先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婴儿期开始,我们应该注意定期和定量的饮食。一般来说,儿童每天3餐,每餐间隔4-5小时;儿童每天4餐,每餐间隔3-4小时。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正常的空腹感,促进胃液的正常分泌。1岁以后,应培养孩子自己的饮食能力,以提高他们对饮食的兴趣。
2、注意体育锻炼
适当增加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尽可能参加劳动和轻微家务,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消耗能量,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3、注意用餐环境
吃饭要有稳定安静的地方和轻松愉快的氛围。快乐的情绪可以刺激大脑皮层的饮食中心,提高食欲。成人和儿童好一起吃饭,教育儿童集中思想,慢慢咀嚼,不要边吃边玩。吃饭时,父母不应该批评和责骂孩子,也不应该在吃饭时戏弄孩子。孩子拒绝进食时,不要坚持诱惑,更不要强迫进食。饭前给孩子吃山楂等酸性水果,刺激胃液分泌。如有必要,还可口服食母生、多酶片等,以帮助消化。
4、适当控制零食
不要给孩子们太多的零食、饮料等。中医认为甘是满的,果汁饮料含糖量高,儿童饮酒后厌倦胃脾,儿童可以从饮料中获得大量热能,从而影响正常饮食,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儿童厌食症。因此,为了控制儿童零食和饮料的摄入,必要时,可以给儿童少量的干果、酸奶或新鲜果汁。
5、试试药袋疗法
药袋疗法通过药物治疗和刺激经络和穴位,达到健脾开胃和胃积累的作用。可选用中药高良姜、青陈皮、胡椒、苍术、薄荷、川椒等量,研制成细末,放入布袋,放在胸前,每月1剂,1月1疗程,连续1-2疗程;或黄芪、炒白术、焦山楂、炒六曲、炒内金、皮硝10克、陈皮、广木香、砂仁6克。连续1-2个疗程。
儿童厌食症的症状
1、年龄:1岁以下婴儿,特别是食欲明显低下的新生儿,主要是由疾病引起的,应特别注意败血症、结核病、佝偻病和各种营养缺乏,儿童和老年儿童应特别注意各种不良饮食习惯和情绪等神经和精神因素的影响。
2、家庭环境:家庭条件良好的儿童,由于过度溺爱,过于担心儿童的健康和营养,采取欺骗、殴打、责骂、多吃零食等方法,试图让儿童多吃,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有些父母不够关心孩子,影响孩子的情绪和食欲。
3、食欲不振程度:轻度食欲不振可能是由正常的个体差异或过多的零食等不良习惯引起的,严重的食欲不振或拒绝进食往往表明潜在疾病的存在。
4、是否有伴随症状:虽然有轻度食欲不振,但儿童活泼、快乐、精神饱满、无症状,多正常,伴有疲劳、抑郁、低热、多系结核病或其他感染,腹痛、便血应注意胃、十二指肠溃疡、寄生虫等,伴有反应迟钝、皮肤粗糙、出汗少、发育不良,应注意甲状腺功能低下、出汗、肋珠、方形、颅骨软化等骨变性佝偻病。
遇到厌食症儿童,首先要仔细询问病史,做好体检和必要的测试,区分是否由全身或消化系统疾病引起,是否药物影响,是否缺乏微量元素或内分泌素,还要调查儿童家庭、托儿所和学校环境,是否有不良的精神刺激和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然后确定原因。
临床上,父母经常抱怨孩子食欲不好,得了“厌食症”吗?事实上,并不是“食欲不振”被诊断为“厌食症”,所谓的厌食症,必须首先排除婴儿是否患有感冒或慢性内科疾病(如:长期腹泻、慢性肝炎、肺结核),如果由于上述原因,厌食症是自然的,直到疾病恢复,厌食症应该改善;真正的厌食症是指儿童长期食欲不振,看到食物不想吃,甚至拒绝吃,这种情况一般连续两个月以上,符合所谓的“厌食症”。
儿童厌食症应该做什么检查?
1.超声检查
反映儿童胃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2.检查微量元素
找出儿童因缺乏微量元素而引起的厌食症或异食癖。
3.血糖
作为调查的依据,反映体内环境是否平衡。
4.血清心肌酶谱
监测和观察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损伤程度,看看厌食症是否由其他原因引起。
如何护理儿童厌食症?
①以多种形式开展儿童喂养健康教育。我们采用在儿科候诊区设置健康教育栏的形式,定期更换健康教育内容,方便家长阅读。为前来做儿童保健的家长发放健康小册子。定期举办儿童喂养培训课程,与儿童家长沟通,教他们如何做好儿童喂养工作,让家长,特别是母亲掌握一些营养知识,从儿童的生长发育开始,而不仅仅是从口味开始选择食物的类型。掌握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烹饪技术,使儿童少吃或不吃油炸、油炸食品,尽量保持食品中的营养不受损害,注意食品的颜色、香味、味道、形状,做各种形式、颜色,吸引儿童,促进儿童食欲。注意各种营养的搭配,让孩子获得均衡的营养。不要喝甜饮料,尽量不要给零食。培养儿童摄入多种食物,使营养吸收更加全面,避免食物单一。确保日常热量供应,合理搭配和分配各种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应为1:3:六、三餐的热量分配应为:早餐20%~30%,午餐30%~35%,晚餐25%~30%,两次点心占10%~15%。
②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每天三餐要准时,尽量让孩子和大人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多鼓励,不训斥,营造良好的用餐氛围,让孩子心情愉快。即使有时候孩子吃得不好,家长也不用担心。不要威胁和威胁孩子吃饭,也不要乞求孩子吃饭。一顿饭不吃,不用担心,也不要补充零食。家长要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孩子尝试这种食物,既不要无原则地迁就,也不要太勉强。吃饭时,让孩子坐在固定的位置,集中精力吃饭,不看电视,不到处跑。每餐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父母不逗孩子玩,也不追喂,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养成自主进食的好习惯。吃饭时,让孩子坐在固定的位置,集中精力吃饭,不看电视,不到处跑,一般每餐20-30分钟,父母不逗孩子玩,也不追喂,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培养良好的独立饮食习惯。坚持下去,它会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用餐习惯。
③家长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用暗示的方法诱导孩子的食欲。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品尝食物,用夸张的表情,大声赞美食物是多么美味和有吸引力,可以补充身体需求,鼓励孩子的积极行为。如果孩子吃得好,可以给予鼓励,比如讲故事,奖励小红花等等。父母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不能挑食或偏食,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形象。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