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营养误区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营养误解:让我们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地下根茎类蔬菜放心
一般来说,人们对从地里挖出来的蔬菜更放心,因为给蔬菜药通常是在叶子上。每年5月至9月是一年中气温相对较高的月份,害虫相对活跃,也是一年中蔬菜用药的高峰期。因此,在夏季高温季节,许多人害怕吃叶蔬菜,吃剥皮的冬瓜、南瓜、水下莲藕、地下土豆等。但事实远非如此。
据《2006年4月11日重庆晚报》报道,自2005年10月以来,每天约60种蔬菜和4000种样品中,莲藕基本上排名,样品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品种。据重庆有关人士分析,莲藕农药残留超标主要是有机磷超标,摄入过多的有机磷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水质被农药污染。
不难看出,有时地下根茎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远高于叶菜类,主要有两个原因:①土壤对有机磷等高毒性、高残留农药的丰富作用。施用农药时,部分喷雾机械雾化不是特别好,药水容易流入土壤。这样,从长远来看,土壤中的农药就会丰富。
据了解,甲胺磷在土壤中的残留毒性至少为1个月,而呋喃丹可在土壤中残留1年以上。部分农民在苗期常施用甲胺磷农药,以后不再施用。夏天,一些速生叶菜从播种到上市还不到一个月,所以在检测过程中可以检测到甲胺磷。②水质污染。莲藕、菱角、慈菇等多种水生蔬菜被稻田包围,但水稻甲胺磷尚未禁止使用。由于灌溉用水多为串灌,部分莲藕塘也起到临时蓄水的作用,使甲胺磷有机会流入莲藕塘,污染水质。
二:有虫眼的蔬菜放心
炎热的夏天,因吃有毒的卷心菜、豆类等而引起的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人们对吃叶菜非常警惕。有些人真的想吃叶菜,所以他们挑选那些有虫眼的人,认为他们没有服用农药。事实并非如此。专家指出,那些有虫眼的叶菜,有时农药残留量远高于无虫眼的叶菜。由于许多不经常使用农药的菜农在害虫危害高峰期服用农药,不仅杀虫剂不会死亡,而且用药量加倍,用药次数增加,这样的蔬菜更不。相反,那些没有虫眼或虫眼少的人有时可以放心。由于害虫在高温下的预防和控制,只有当害虫长时间使用不到1厘米时,不仅用药量少,而且用药次数少,才能及时消除害虫。
三:把菜放在水里的时间越长越放心
有些人买菜后,喜欢在水中浸泡几个小时,以减少农药残留。据媒体报道,蔬菜在水中浸泡2小时后,可以大大减少农药残留。事实并非如此。有人做过实验,自来水中浸泡农药残留超标率90%以上的豆类1小时1?然后进行农药残留速度测试,需要5小时、2小时。结果表明,农药残留量仍在90%以上,三者之间只有一点区别。
由于豆荚病虫害主要是豆荚虫,这种病虫害主要是在豆荚中咬食。防治豆荚蛾的农药一般都是内吸性的,也就是说,这些喷在豆荚上的农药往往被豆荚吸收。这就是为什么在生产无污染豆类时提倡用药“喷花不喷荚”的道理。如果药剂喷在豆荚上,又被吸收,用水浸泡是没有用的,因为表面的药液只能洗掉一部分。因此,一些蔬菜不仅不能减少农药残留,而且浸泡时间过长,会使农药充满蔬菜组织,影响蔬菜的质量。
四:加工后的蔬菜可以放心
有些人认为,只要蔬菜经过加工,比如用水反复清洗,用盐水浸泡,用阳光晒干,在罐子里发酵,质量就必须可靠。事实上,浸泡、干燥和发酵根本不是解毒的方法。实验表明,农药残留率超过90%的豆类在阳光下晒干,用盐腌制,然后取出检测,农药残留率仍在90%以上。
结论:真正放心的蔬菜,源头应该在生产环节。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认定无污染蔬菜的产地和产品认证。有的地方实行蔬菜市场准入制,有的地方实行产品质量标识制度。在购买蔬菜时,消费者好在能够追求产品质量的地方出售。例如,超市的质量相对有保证。购买时记得保留电脑收据作为凭证。目前,除了定期检查超市蔬菜质量外,政府职能部门还对大型农贸市场、蔬菜店和部分摊位进行质量监测。
实时热点
推荐专家
-
-
-
祝肇刚 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